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课件_1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国际头痛协会中国分会 背景 偏头痛是一常见疾病 经济负担重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潜在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 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 各种原发性头痛的年患病率 城乡原发性头痛患者头痛诊疗费用 各种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收支状况 潜在风险 偏头痛是脑血管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偏头痛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不稳定心绞痛和TIA均高于无偏头痛者,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还与冠心病的高风险有关。 偏头痛还可以导致亚临床脑白质病变,偏头痛者后循环静息性梗死的发病率增高,偏头痛者头颅MRI出现脑白质病变的风险比无偏头痛者增高,即使没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年轻偏头痛者,该风险也增高。 偏头痛的反复发作还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主要为言语能力的下降。偏头痛与多种疾病共患,如癫痫、抑郁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 女性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出现抑郁以及抑郁伴发焦虑的比例较无先兆偏头痛者高。 我国现状 2006年“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发表 偏头痛的概念更加普及; 偏头痛对健康的影响更受关注; 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更多; 加入国际头痛协会(IHS); 首次准确地调查了全国各地的偏头痛患病情况; 成立中国国际头痛临床中心和30家全国头痛中心。 存在问题 偏头痛理论与相关临床知识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许多医务工作者依然习惯于用旧的知识去处理偏头痛病人,甚至许多医生在概念上任然模糊不清; 还不能及时更新和正确使用循证医学的依据去指导临床工作; 还不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临床和正确分析临床资料,致许多发表的论文谬误甚多; 许多新版教科书和专著中没有及时更新内容,使落后的方法和治疗依然盛行。 Diagnosis of Migraineurs 本指南按循证医学原则制定 文献来源:1988年后英文发表的国外文献和1990年后发表的国内文献。 证据分级:按照“评估、制定与评价推荐的分级”(GRADE)的要求将证据质量分为4级: Ⅰ级证据(高质量证据):未来研究几乎不可能改变现有疗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Ⅱ级证据(中等质量证据):未来研究可能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 Ⅲ级证据(低质量证据):未来研究很有可能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改变评估结果可信度的可能性较大; Ⅳ级证据(极低质量证据):任何疗效的评估都很不确定。 推荐意见: A级推荐(强推荐):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B级推荐(弱推荐):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前驱期 头痛发作前,患者可有激惹、疲乏、活动少、食欲改变、反复哈欠及颈部发硬等不适症状,但常被患者忽略,应仔细问询。 先兆期 先兆指头痛发作之前出现的可逆的局灶性脑功能异常症状,可为视觉性、感觉性或语言性。视觉先兆最常见,典型的表现为闪光性暗点,如注视点附近出现“之”字形闪光,并逐渐向边上扩展,随后出现“锯齿形”暗点。某些病例可能仅有暗点,而无闪光。其次是感觉先兆,表现为面部和上肢的针刺感、麻木感或蚁行感,先兆也可表现为言语障碍,但不常发生。先兆通常持续5-3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头痛期 约60%的头痛发作以单侧为主,可左右交替发生,约40%为双侧头痛。头痛多位于颞部,也可位于前额、枕部或枕下部。偏头痛的头痛有一定的特征,程度多为中至重度,性质多样但以搏动性最具特点。头痛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行走、登楼、弯腰、咳嗽或打喷嚏等简单活动均可加重头痛,故患者多喜卧床休息。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食欲下降,约2/3的患者伴有恶心,重者呕吐。 头痛发作时尚可伴有感知觉增强,表现为对光线、声音和气味敏感,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 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易怒、言语表达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患者在发作期会出现由正常的非致痛性刺激所产生的疼痛(allodynia)。 恢复期 疲乏、筋疲力尽、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皮触痛、欣快、抑郁、不适等情况。 常见诱发因素 分类(ICHD-II, 2004) 偏头痛的诊断流程 预警信号 伴有视盘水肿、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和体征(除典型的视觉、感觉先兆外)或认知障碍; 突然发生的、迅速达到高峰的剧烈头痛(霹雳样头痛) 伴有发热; 成年人尤其是50岁后的新发头痛; 有高凝风险的患者出现的头痛; 有肿瘤或艾滋病史者出现的新发头痛; 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痛。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对50岁后新发头痛,需排除巨细胞动脉炎,则应进行ESR和CRP检查。 脑电图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