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痛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资料痛经课件

痛 经 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 刘铭山 病例介绍 李某,16岁,学生,无性生活史。于2009.8.30来诊。 主诉:经行第2天,下腹剧痛1小时。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2天,经期5-7天,量中,色暗红,夹血块,每次月经来潮第1、2天均出现下腹疼痛,甚至晕厥,需服止痛药止痛,本次月经为8月29日,现经量中等,色暗红,夹血块,下腹疼痛,伴恶心汗出,纳差。 体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腹平软,下腹部正中轻压痛,无反跳痛。 肛检:子宫稍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无压痛。 B超:子宫稍小。? 目的要求 掌握痛经的定义与诊断。痛经的辨证论治。 了解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 定义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分类 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也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年轻未产女性。 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宫頚狭窄、宫内异物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病因病机 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 诊断要点 病史 经行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或有不孕、盆腔炎、宫腔手术史。 症状 腹痛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1~2天,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下坠感,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现象。疼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偶有经行腹痛延续至经净或于经净后1~2天始发病。 诊断要点 疼痛发生的时间: 有规律的周期性出现,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即月经前1-2天开始,或月经第1-2天,甚至在月经刚净时发生。 疼痛的部位: 发生在小腹部或痛连腰骶部,有时放射至少腹部、阴道、肛门或双侧股部。 疼痛特点: 呈阵发性小腹部绞痛、胀痛、坠痛,一般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1-2天,腹痛剧烈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手足发凉,甚至产生晕厥等症状。 诊断要点 检查 妇科检查 无阳性体征者属功能性痛经,部分患者可见子宫体极度屈曲或宫頚口狭窄;如盆腔内有粘连、包块、结节、附件区增厚或子宫体均匀增大者,可能是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病所致。 辅助检查 B超、腹腔镜、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有助于明确痛经的原因。 病例1 2009.8.29.8PM来诊 王某,女,25岁,打工妹,未婚,有性生活史,无避孕。 主诉:月经来潮6天,下腹疼痛5天,加剧1天。 现病史:平素月经尚准,每25~28天一潮,pmp18~21/7, lmp24/8,量较平时少,色暗红,无血块,伴下腹隐痛,今天上午突觉下腹剧痛,伴头晕,汗出,自服止痛片后,疼痛稍减,今晚又腹痛甚,已昏倒2次。症见:神清,懒言,下腹疼痛,头晕,汗出,呕吐,无发热,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弱。 体查:神清,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眼结膜淡白,心率102次/分,双肺听诊正常,血压80/40mmHg,腹部略胀,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 辨证论治 痛经辨证首先当识别痛证的属性 以疼痛发生的时间辨虚实 痛在经前、经期之初中多属实 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多属虚。 以疼痛的性质辨虚实 疼痛剧烈、拒按、掣痛、绞痛、灼痛、刺痛多属实 隐隐作痛、坠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辨证论治 以疼痛的性质辨病性 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则减轻或刺痛、持续作痛者多为血瘀; 胀甚于痛,时痛时止者多为气滞。 绞痛、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 灼痛得热痛增多为热。 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 痛在腰际病多在肾。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主。 治法分两步: 月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 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同时应因时治宜,选择最佳治疗时机。 实证者应着重在经前5~10天治疗,用药以疏通气血为主,重在消除气机之郁滞和血脉之瘀阻,使气血流畅,通则不痛; 虚证者则着重在行经末期和经后3~7天治疗,以养血益精为主,补精血之不足,使胞宫得以濡养,荣则不痛。一般以3个周期为一疗程。务必注意巩固疗效。 辨证论治--气滞血瘀型 辨证论治--阳虚内寒证 辨证论治--寒湿凝滞证 辨证论治--湿热瘀阻证 辨证论治--气血虚弱证 辨证论治--肝肾亏损证 其他疗法 体针 实证用泻法,留针15-20min。 虚证用补法,寒证用温针和灸法。 寒湿凝滞证 中极、水道、地机; 气滞血瘀证,气海、太冲、三阴交、内关; 湿热瘀阻证,次髎、阴陵泉; 气血虚弱证,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照海。 耳针 子宫、卵巢、内分泌、交感、肾、脾、肝。每次选2-4穴,用中、强刺激,留针15-20min。也可用耳穴埋豆或电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