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5第七节 急性腰肌扭伤 第八节 慢性腰肌劳损课件.ppt

医学5第七节 急性腰肌扭伤 第八节 慢性腰肌劳损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5第七节 急性腰肌扭伤 第八节 慢性腰肌劳损课件

急性腰扭伤 【定义】 一、急性腰肌扭伤: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肌肉、筋膜、韧带、关节 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 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 俗称“闪腰岔气”, 二、易患人群 1、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者—外伤 2、久坐、震荡、突然性改变体位者—应力伤 3、中年女性—退变及应力伤 4、产后、哺乳期妇女—关节松动及应力伤 5、后关节、腰骶角异常者—失稳及应力伤 三、病名 1、涉及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的急性损伤;统称为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2、按临床分类:称为急性腰肌扭伤、腰椎后关节紊乱、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骶髂关节损伤 3、临床常见急性腰肌扭伤或腰椎后关节紊乱 4、文献资料:腰椎后关节紊乱占腰软组织损伤的35%,腰椎后关节紊乱占急性腰扭伤的60%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筋膜)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 (多裂肌) 【腰背部解剖】 (回旋肌) 【腰背部解剖】 【腰背部解剖】腰方肌 【腰背部解剖】(髂腰肌) 【病因病理】 病因:损伤;久坐、弯腰后突然改变体位;甚至弯腰刷牙洗脸、上高拿物、咳嗽、打喷嚏 病理: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囊撕裂伤,关节的囊内性移位(半脱位)刺激囊内滑膜 【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1、腰部外伤史 2、腰部疼痛:轻者伤后腰痛(持续腰痛),痛有定处;重者深呼吸、咳嗽都腰痛加剧而难忍。 3、腰部活动受限:伤后腰部完全不能活动;翻身起床。 【检查要点】 1、肌肉、后关节局部压痛 2、呈保护性腰臀肌痉挛和脊柱侧弯(偏向患侧) 3、直腿抬高试验、屈髋屈膝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4、脊柱侧弯畸形:多向患侧,痉挛和疼痛所致。 5、影像检查:排除骨折脱位以及骨病; 诊断影像 【鉴别诊断】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推拿的鉴别】 1、可能仍存在渗出或出血:急性损伤在2小时以内; 2、可能合并下列损伤: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骨折(横突撕脱性)、血肿,(处理不当的)皮肤破损、溃疡等; 3、可能合并下列疾病: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结核、肿瘤等。 【治疗】 1、手法治疗目的: 解除肌肉痉挛;调整腰椎后关节;疏通气血筋脉 2、主要手法选择: 滚法、按揉法、弹拨法、点拨法、后伸扳法、斜扳法和擦法 3、手法操作基本程序和要求: (1)解除肌肉痉挛:腰骶部施以丁氏滚法、按揉法、弹拨法及点拨法,由面到点(由区域局部到痛处痛点),由轻渐重,轻重交替,柔顺平和为度 (2)调整腰椎后关节:腰骶部施以后伸扳法或斜扳法,肌松解后后关节易调整,忌粗暴和强求“喀嗒”声 (3)疏通气血筋脉:腰骶部施以冬青膏擦法,透热为度(擦法后可配合中药湿热敷),腰骶部手法结束 理筋手法影像 【辅助治疗、预后】 1、辅助治疗 (1)传统中药湿热敷 中药热敷处方见《推拿学》(五版)教材 (2)固定和休息 腰围固定,卧硬板床休息 (3)针灸、拔罐 腰围固定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3~5天,利损伤修复; 2、手法不可粗暴,避免加重急性期的损伤和出血 3、注意保温 4、功能锻炼:腰肌后伸锻炼,腰段脊柱及腰肌的各种功能锻炼 5、预后:推拿临疗效显著,常为急性腰扭伤首选疗法 药物其他疗法与练功影像 临床现状 中医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1、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国家中管局和JOA疗效标准评定 第八节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主要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 病因病机 (一)慢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 病因病机 (二)急性损伤之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加之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病因病机 (三)先天性畸形:如隐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