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荨麻疹(URTICARIAHIVES)课件
荨麻疹(URTICARIA,HIVES)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部水肿反应。以风团,白色或红色易消散的斑块为特征,一般周围有红晕,伴有严重的瘙痒,针刺状或刺痛感,中央可以消退而成环状. 皮损由红斑或斑块组成,局限或泛发;大小可从0.5cm到大于10cm. 好发于非暴露部位,如躯干,臀部或胸部. 血管性水肿为皮下肿胀,好发于眼睑或口唇,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和呼吸道,引起腹痛,鼻卡他,哮喘和呼吸困难.可伴发过敏反应和低血压. 40%荨麻疹单发,10%血管性水肿单发,50%二者同时伴发. 分类(classification) 按病程长短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荨麻疹:单个风团12小时内消退,所有风团6周内全部消退. 慢性荨麻疹: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每天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 病因(Etiologic Factors) 最常见的原因有:药物,食物和感染. 1药物:许多药物可通过引起机体超敏反应而导致本病,如青霉素(青霉素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而产生含青霉素的牛奶,用青霉素发酵产生的啤酒);有些药物是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及与它有交叉反应的酒磺(一种黄色偶氮苯基染料)和其他偶氮染料,苯甲酸和它的衍生物,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哒嗪,阿托品,毛果芸香碱,多粘菌素B. 2食物:是急性荨麻疹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动物性蛋白(鱼虾蟹贝类牛奶和蛋类),植物(蕈类,草莓,可可,,坚果,花生,西红柿,, 蒜,洋葱)和某些添加剂(水杨酸盐,柠檬黄,安息香酸盐,亚硫酸盐). 3感染(Infections):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囊,前列腺,膀胱,肾脏及牙的局部感染均可是荨麻疹的病因,真菌感染(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和寄生虫(蛔虫,钩虫,疟原虫,血吸虫,蛲虫,丝虫阿米巴)感染。 4物理因素:也可引起荨麻疹,包括皮肤划痕,冷,热,胆碱能性,水源性,日光性,震动和运动诱发. 5动物和植物因素:如动物皮毛,昆虫毒素,蛇毒,海蜇毒素,荨麻和花粉。 6精神因素:可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 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8其他因素:吸入物(如屋尘,气雾剂,易挥发的化学物品),妊娠或月经周期。 发病机制 分类:超敏反应(免疫性),非超敏反应(非免疫性)和特发性. 超敏反应 多为I型超敏 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 I型超敏 反应机制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IgE,该抗体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根据发生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超敏反应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速发相反应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迟发相反应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几天,参与该相反应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前列腺素D2. II型超敏反应多见于输血引起的荨麻疹。 III型超敏反应多见于血清病及荨麻疹性血管炎,主要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IgG或IgM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而产生荨麻疹。 非超敏反应: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及物理,机械刺激可直接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荨麻疹发生。 诊断(Diagnosis) 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需要与荨麻疹性血管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性红斑,环状肉芽肿,肉样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鉴别,但以上大多数的皮疹持续时间远超过荨麻疹持续的时间。 如果单个风团超过24小时不消退,应该做皮肤活检,以便确诊。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肝功能,乙肝和丙肝血清学,抗核抗体,全血细胞计数;嗜酸细胞增多症应考虑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有旅游史的患者。 如果血管性水肿不伴荨麻疹或痒,应该查补体C-4的水平,如果C-4低,则继续查C-1酯酶抑制剂的水平。 过敏性反应(Anaphylaxis) 是一种急性的经常危及生命的免疫反应,特征是:弥漫性红斑,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肠蠕动亢进,低血压,和心率不齐。 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