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课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pptVIP

南中医课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中医课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七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王忠山          5号楼311金匮教研室           电话:6798267  一)概念: ?? 1. 血痹:以肢体局部皮肤肌肉麻木为主症,由气血不足, 感受外邪所致。             一)概念: ?? 2.?? 虚劳:由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   本篇虚劳的论述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为发病的病理机制,提出治疗大法:重视脾肾,甘温扶阳 一、血痹病 (一)成因与轻证证治    问曰:血痹病从何 得之?师曰:夫尊荣人, 骨弱肌肤盛,重因(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 脉自微涩(微、涩) 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 引阳气,令脉和(,)紧 去则愈。(1) 提要:本条论述血痹的病因和脉象。 分析:尊荣人—有余于外,不足于内 骨弱肌肤盛—肌肉丰盛,筋骨脆 弱,抵抗病邪能力弱。 脉象:微——不足-阳虚 涩——血滞 寸口、关上——受邪较浅 紧——外受风寒。 病机:气血不足,感受外邪,血行不 畅。 治疗:宜针引阳气——行气通阳活血. 选穴:风池、……梅花针,局部敲击等。 (二)重证证治 二)、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2)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 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1.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何方的变方?为什么去甘草?为什么用黄芪? 2.方中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3.为什么不用“针引阳气”的方法? 提要:本条论述血痹的证治。 分析:阴阳俱微——阴阳气血均不足 寸口关上微——阳气不足 尺中小紧——阴血涩滞 外证身体不仁——局部皮肤肌肉的 麻木不仁,感受下降。 如风痹状——酸痛感,疼痛轻,以 麻木为主。 病机:阳气不足,阴血涩滞 治法: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养血和营,生姜辛散风寒,大枣培中补营。 临床运用:可结合运用.血痹轻症仅用针刺; 血痹重症,用汤药治疗 治疗:1.末梢神经炎,加牛膝、 红花、木瓜、天麻 2. 面神经麻痹,加牵正 散 3.肢端麻木、中风后遗 症、类风湿关节炎——气虚 邪 盛。 二、虚劳病 (一) 脉象总纲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3) 提要:本条论述虚劳病总的脉象(病机) 分析:男子——提示肾精亏损,是导 致虚劳的主因,并非 女子无虚劳。 脉大为劳——浮大无力 ——阴虚阳浮。 极虚亦为劳——脉的力量轻按 则软,重按无力——肾精亏损,元阳不足-鼓动无力。 (二)病机与辨证 1.阴血亏虚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4) 提要:本条论述阴血不足的虚劳脉证。 分析:面色薄——血虚不能荣于面 渴——阴血不足,津液亦不足 喘——肾有纳气 悸——血虚不能养心 2.气血不足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5) 提要:本条论述气血两虚的虚劳脉证 。 分析:脉虚沉弦——沉弦无力——气血两虚 无寒热——无外感。 短气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肾阳不 足,不能温化水液 面色白 、时目瞑、兼衄——肝脾血虚 此为劳使然——属于虚劳的范围。 3.虚劳脱气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11) 脉沉-主里 小-主虚-阳气虚衰-名脱气 迟-主寒 其人疾行则喘喝-肾失摄纳,肺失主气 手足逆寒-阳衰失温 腹满,甚则溏泄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