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功能性便秘诊断治疗进展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 王宝西 小儿功能性便秘(Funcotional constipation, FC)系儿童常见“病”,以往在诊断治疗方面纯属“经验性”,但儿科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对FC的诊断、处理经常感到棘手,其原因在于对FC胃肠动力学改变缺乏全面认识。而FC对儿童及其家长带来一些痛苦和烦恼,同时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客观要求儿科临床医师必须从胃肠动力学去了解和解释FC的病因、病理生理及其临床分型,在此基础上制定FC的分层、分级的诊治流程。 小儿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发病率:便秘占综合性儿科门诊 3%-5% 占小儿胃肠病门诊 10%—20% FC占小儿便秘 95%以上 小儿FC诊断标准 1.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G7) 新生儿至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 (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 (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一次失禁发作; (3)有大便潴留的病史; (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经堵塞过厕所 伴发的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的排出,伴随症状可以很快消失。 2.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H3a) 年龄至少为4岁的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并且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1)每周排便≤2次; (2)每周至少有一次大便失禁; (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 (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的病史; (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 (6)大块的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的病史; 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一次。 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W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上2项或2项以上症状诊为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如同时除外肠道或全身性器质性病因及药物性因素,可确诊为FC。 排便动力学结肠功能 吸收水分、某些电解质、短链脂肪酸、细菌代谢产物 缓慢地将内容物向远端推送 将粪便贮存于远端结肠 集团运动将肠内容物快速向远端推送并产生便意。 结肠动力变化 结肠巨大移行性收缩与便意产生相关 结肠巨大移行性收缩晨起时发生率最高 24h结肠动力记录表明集团性运动 6Am—4pm明显增多 推进性运动在夜间及睡眠时减少,晨起及进食后增加 结肠内容物通过时间有性别差异(成年男性30h、女性40h) 禁食时近端结肠通过率 > 中段结肠 脂类食物可引起近端结肠传递收缩、加快结肠通过时间 食物及其气味可引起乙状结肠和直肠集团运动引起便意——“胃结肠反射” 情绪紧张时(交感N张力过高)可延长结肠通过时间(如旅行时经常便秘) 直肠动力学直肠功能 保持排便节制,短时内储留粪便 控制正常排便 初级中枢——腰骶脊髓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随意控制 小儿排便反射规律——复杂的生理活动,受NS调控 反射性排便—分次排便,有排便反射时即刻排出 不受控制(如婴儿排便) 意识性排便—属自由控制的随意排便(如幼儿及学龄儿),但不选择时间、地点、场合 规律性排便 按社会生活规律排便,已有自控能力(如部分学龄前及学龄儿排便) 排便场合不适宜时可推迟排便,通过大脑皮层指令加强脊髓性耻骨直肠环肌 及外括约肌收缩 清除肛窦内粪便,并推回直肠前倾角以上 清除便意(忍便) 。 排便相关因素 结肠运动 肛门直肠角“阀门”作用 粪便性质:液状粪汁12h达结肠,24h水分吸收后排出。如48h尚未排出则形成不可塑形的硬便,如球形—(在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时间过长)、条形硬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 FC病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 蛋白质过多 碳水化合物不足 缺少膳食纤维(谷、豆、 水果、蔬菜) 缺乏正规排便习惯训练(DHP) 肠菌群失调(肠腔内PH >7) 结肠推动力缺乏 肠动力障碍 功能性出口梗阻 FC 临床表现 (Levine) 便秘程度: I级 大便干结、肛检有粪块、<2天排便1次 Ⅱ级 1-2次/周,腹部触诊及肛检有“大”粪块 Ⅲ级 1次/周,X线平片显示大的粪块阴影 Ⅳ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