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一下乡之所见所感
五一下乡之所见所感
作者:郭艳秋 (辽宁科技大学 无机非金属05.2班)
摘要:三所高校结队下乡,对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偏岭村进行了六天的走访,以 宣传“尊老爱幼,弘扬慈孝”为切入点,对这里的经济生活水平,道德生活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这里村民的文化生活过于单调,经济的增长,给环境带来了过度的污染,亟待解决。
关键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社会主义新农村,邻里和谐。
主要内容:
调研地点简介,调研的组成成员,调研采取的方式。
(1)小偏岭村简介
小偏岭村位于岫岩的北大门,全村总面积6000公顷,共有住户753户,人口2683人。神奇的大自然赋予小偏岭村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镁、玉储量丰富)在加上这里人们的聪明能干,使得这里的经济发达,年人均收入超过4200元。
感召“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下,小偏岭村村委班子决心协同村民共同努力,把小偏岭村建设成为经济文化双丰收的小康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2)调研的组成成员:
本次对小偏岭村调研的组成成员主要由三所学校的1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这三所学校分别是辽宁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我们采用自愿结组,本着一种关注农村,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原则与宗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3)调研采取的方式:
“尊老爱幼,慈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华夏子孙千百年来一直刻守的道德标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尊老爱幼,慈孝精神”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有些淡忘。百善孝为先,孝道大行天下,一个家庭只有和睦,才会幸福;一个企业只有合作才会有生命力;一个国家只有和谐才会安宁。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夫妻和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尤为重要。因此也便成了我们此次下乡走访与宣传的主题。
六天的时间,我们将此次下乡的宗旨“尊老爱幼,弘扬慈孝”,在小偏岭村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宣传的同时我们发现了,几位震撼我们心灵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不辞辛苦,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老父、老母”的曲红玉、姜丛丽夫妇。
“面对夫残,儿病,母亡的危难时刻,她坚强,勇敢;面对贫寒的家境她意然决然地将三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的吴文凤女士。
“一生艰苦朴素,辛勤劳作,不畏贫寒,将三女儿培养 成大学生,教子有方”的李延福、陈淑娟。
“平凡而又伟大,用自己不凡的意志将聋哑儿子培养成有用人才,而又将家里答理得井井有条”的杨淑芳老人。
“。没有人知道她吃了多少苦,无人知道她流过多少泪,一生辛劳养育九儿女,持家有道” 的秦桂兰老人。
他们的动人事迹足够感动中国,震撼九州。他们便成了我们首届“大学生支农杯”的优秀慈孝人物。此次活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这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气氛,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热情。
我们12名大学生六天的走访调查,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我们此次下乡宣传“尊老爱幼,弘扬慈孝”的目的,也对这里的经济生活水平,道德文化生活和环境污染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下面我想做具体的阐述。
具体分析经济生活水平。
小偏岭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再加上这里人们的勤劳能干,注定小偏岭村人民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小偏岭村的从业人员为1508人,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在家附近的镁矿上班,镁矿工人每月的工资在1000元左右。这里的工人虽不能说他们的生活很安逸,旱涝保收,但镁矿毕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挣钱的机会,最起码不用像别的村民那样靠种地或出外打工为生风险那么大。小偏岭村年人均收入超过4200元(2005年),而这一数字要远远超过我国农村2006年的年人均收入3587元。据村民讲小偏岭村最富裕的还要数瓦房店组,我们单从这里的房舍建筑上也能看得出来,大多数红砖大瓦房都是新盖的,二层红瓦白瓷砖小楼也并不罕见,而且里面装修的也都很漂亮,家用电器样样齐全,这里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和私人汽车。小品中讲的“十万八万不算富,百八十万刚起步”在这里似乎有所体现。小偏岭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可以算是很高的了。
谈道德文化素养。
在信息高度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世界变小了,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拉远了。小偏岭村的村民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情况,我们在调查村里谁在孝敬老人,教子有方方面比较突出时,发现很多村民都这样回答到,“我对村里的事不是很清楚,我最近几年一直在上班,不太与别人交往闲谈。”透过这样的话我可以感受到那种类似于城市里人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蔓延到农村,并在农村开始上演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邻里纠纷,但似乎也带来了一种无情与冷漠。对别人的事不管不问,甚至连邻居住的什么人都不知道,邻里有什么困难,出了什么危险也不去理睬。构建和谐社会,邻里同样需要和谐,需要更多的交流。
六天的时间我走访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