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贺祥微生物七_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课件
(三)、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有,有机营养型和无机营养型两类,有机营养型的种类很多,包括多种假单胞菌和其他无芽孢细菌和芽孢杆菌,如极毛杆菌属、色杆菌属、棒杆菌属等。无机营养型的有脱氮硫杆菌。它是通过氧化硫磺取得能量,还原CO2合成有机物质,在好气条件下以O2为最终电子受体,在厌气条件下以硝酸为最终电子受体,还原硝酸为N2。 (四)脱氮作用与土壤氮素营养的关系 与微生物的固氮作用相反,脱氮作用是土壤中氮素损失的重要原因。在水田和经常淹水的旱地田,由于土壤(落干和淹水)水气变化频繁,经常处于好气和厌气两种状态的交替中。在好气条件下。有机肥料矿化产生的氨态氮或化肥中的氨态氮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态氮,到厌气条件时,硝态氮又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而逸失掉。据测定,施入的化学肥料有一半以上由于脱氮作用而损失了。在旱地土壤中,水气动态也会引起类似的变化,但是由于通气条件较强,脱氮不像水田那样严重。 五、生物固氮作用 定义:大气中的分子态的氮,在生物体内由固氮酶催化还原成氨和其他氮化物的过程称为——。 意义:生物固氮作用是土壤氮素来源和原始来源之一。据估计全球每年生物固氮作用固定的氮约达17500万吨,其中耕地土壤约有4400万吨,超过了每年施入土壤4000 万吨肥料氮素量。因此生物固氮作用在土壤氮素营养供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发挥生物固氮作用的潜力,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土壤氮素缺乏问题,还可以大量节约化肥开支以及使用化肥带来的生态问题。 固氮微生物: 现已经发现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包括某些细菌、放线菌和篮细菌,不同类型的固氮微生物生活和固氮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根际联合固氮等。 * 第七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是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反复交换和运转的过程。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可归结为两个基本过程 : 无机物质的有机质化:主要是生物的合成作用。(这种生物种类包括绿色植物、光能无机营养型和化能无机营养型的微生物)它们利用光能或无机分子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和环境中的无机物质如CO2、H2O、H2S、H2 等合成有机分子。转化为生物有机体。 有机物质的无机质化: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机残物以及它们的排泄物、分泌物最终都会回归到土壤或其他自然环境中,并且逐步分解为无机物,这个过程主要是依靠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分解作用。最后形成各种无机化合物如CO2、H2O、NH3、H2S、H2等。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固氮篮细菌和地衣是最早寄居于岩石的分化壳上的生物,它们积累氮素和有机物质,并为植物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在水域中,光能自养的微生物积累的有机物进一步为异养的微生物所利用,而自养和异养的微生物又是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又被无脊椎动物吞食。 1、是生物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 2、有机物的降解者 异养细菌和真菌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将动植物残体、分泌物等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质。微生物的这一作用也是目前处于研究热点的秸秆再利用和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 3、微生物是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保存者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些物质脱离生物小循环而进入地质大循环。如沉入海底的物质,通过海底微生物的作用,可转变为石油煤等。 4、有些微生物可以改变环境中无机物质的形态 由一种化合态转变成另一种化合态。例如,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硫化作用和反硫化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等。 光合细菌 第一节 碳素循环 一、碳素循环的途径 自然界中的碳素循环如图所示: 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成为有机碳化合物,获得生长,同时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释放出CO2。 动物以植物和微生物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动物死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变为有机碳化物,并进一步转变为CO2,从而完成碳素循环。 由图中可以看出,微生物不仅参与了CO2的固定,也参与了CO2的再生。 二、含碳有机物质的分解 1、分解淀粉的微生物 淀粉是一种广泛存在并容易被分解的含碳有机物质,能分解淀粉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中的大多数种类。真菌中的曲霉、根霉和毛霉等分解淀粉的能力很强人们常常把这些微生物种类用作淀粉糖化工艺中的糖化曲(人们利用它们制曲酿酒)。 (一)淀粉的分解 2、分解淀粉的方式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分解淀粉通过两种基本方式: (1)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将淀粉中的葡萄糖分子一个个分解下来,这种方式可能是微生物分解利用淀粉的普遍方式。 (2)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首先水解成糊精,再由糊精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用短式表示) 这种方式是一些水解淀粉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所特有的一种方式。 (二)、纤维素的分解 1、分解纤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