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一讲 旅游审美人文历史积淀.pptVIP

旅游美学第一讲 旅游审美人文历史积淀.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美学第一讲 旅游审美人文历史积淀

旅游审美的人文历史积淀 旅游审美的勃兴: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人性的觉醒 盛唐游美风格:场景的靡丽 宋元明清:壮阔的漫游画卷 孔 子 孔子的游历、游览、游学、游仕 34岁时到京师洛邑(今洛阳)观览,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chang)弘,眼界大开,奔于齐、鲁之间 55岁时,携带弟子出游列国,经过卫、匡城、宋、郑、陈、蔡、楚等,历时14年颠沛流离的羁旅生涯。 “登泰山而小天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读书人志在四方,外出谋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而认定孔子是封闭的旅游观,这是对孔子旅游思想的片面理解。 孔子还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 “士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溪以为?”(《子路》)。主张读书人不留恋家乡和安逸的居室生活,如果仅仅熟读诗书,不能应对四方,也是无用的。 孔子十分向往远游,乐于远游,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便说明了这一点。最具游观意义的是他的诸如“游乎缁维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及游少源之野、登景山、戎山 《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孔子的美学思想:山水比德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乐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便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据,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侧,似智;其赴万切谷之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个让,似包蒙;不清以人,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观大水,必观焉尔也”。刘向在《说苑·杂言》 乐山:“夫山者,岿然高,岿然高,则何乐焉?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蓄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此仁者之乐于山者也”。 《尚书大传》 乐水,是由于水的丰富变化,象征德、仁、理、义、智、勇等人文精神,乐山,是景仰山的博大和无私奉献的胸怀。 孔子的旅游审美观: 尽兴游畅中从政理想的追求 通过周游列国宣传仁政思想,达到为官从政。一次,子贡拿着一块美玉问先生,是把它藏在匣中,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了它。孔子似有些急不可耐地说:“卖了它!卖了它!我正等着识货的人来买哩。”(“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孔子的周游列国就是寻求贤明的君主能任用他们,实际是一种政治上推销自己的方式。另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先生坐,有一段关于为官治国的讨论。孔子的开场白说,不要因师长在座而拘束,有何想法可畅所欲言, 从这里同样可见出孔子师生一行急于为官从政的心理。游仕也即是宦游的一种,从孔子师生周游列国始,历代士子恰如苏轼所云:“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游金山寺》),这正可看作是孔子周游从政思想的注释。 在无拘无束的游乐中体现出仁政理想。就在那次座谈中子路主张让人民勇敢,明白一些道理;冉有只能让人民饱暖,礼乐教化他办不到;公西华仅满足于自身充任类似于小司仪似的小相。最后,孔子问曾皙,曾皙回答:“我的想法和他们三位有些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便说道:“暮春三月,脱下冬装,换上了春天的单衣,相约五六位青年,六七个少年童子,在沂水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放声高歌,然后一路唱着歌尽兴而归。” 孔子听后,长叹一声说道:“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在谈论志道之策时,孔子竟然同意一种放浪于山水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游乐,对此,他的弟子们很不理解。曾皙当时所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只是一种想法,其目标是创造社会平等、祥和,使人民生活安康、快乐,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这样一幅人生理想图画的确值得追求,这符合孔子一贯的仁政主张,自然得到孔子的赞同。 “游于舞雩之下” 孔子总的行游观: 在游学、游仕中兼济天下 从游美中追求人生理想和国运昌盛 屈 原 的 放 逐 之 游 爱国忠君,遭陷害而放逐,去国云游,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公元前294年,楚怀王二十五年,屈原第一次被迫离开楚都郢,北渡汉水,在汉北楚边境的深山密林和崎岖的小路上踯躅徘徊,夜不成寐,辗转反侧,魂梦萦绕故都,心情非常痛苦。他的第二次放逐是公元前286年,楚襄王十三年,是年屈原54岁。这时的屈原报国无望,处于极度悲拗之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