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的司法改革2007
日本的司法改革
演講人:園部逸夫教授
翻 譯:林 素 鳳 教授
2007.05.03 於
國立台北大學城仲模教授學術講座
壹、引言
四十多年前,當我三十歲時曾到美國留學。不過,美國的行政法對於日本行政法的發展,似乎並未發生太大的影響。對於貴國的行政法,我也相當感興趣,也聽說貴國行政法的發展深受德國影響,而受美國的影響程度並不大。無論德國法或美國法,都各有其優缺點,如何於導入外國法制之後,配合自己的固有法制加以整合並改善,恐怕是繼受外國法制之後的重要課題。
貳、司法改革總論
1999年,日本政府於內閣設置了「司法制度改革審議會」,該審議會於2001年完成「最終意見書」並提交內閣。其後並依審議會之建議,2002年完成司法改革最重要法依據~「司法制度改革推進法」之立法程序。到2004年底為止,完成修正之舊法或制定之新法,合計超過20種以上,其中部分已經實施,部分即將實施。此次司法改革所涉範圍極為廣泛,而且司法改革仍然持續進行中。
日本現正進行中的司法改革,是以「對國民言,司法是親近的、迅速的、可信賴的制度」作為口號。具體而言,也就是希望這次的司法改革完成之後,可以確實達到下列三項目標:(一)充分回應人民期待的司法制度、(二)理想的法曹、(三)人民參與的司法。
不過,前述揭櫫的口號及與目標,畢竟只是理念與理想,往後如何落實於實務,施行結果能否確實回應人民的期待並達到目標,才是往後應該努力的課題。以下分別就這三項具體改革目標略述之:
(一)充分回應人民期待的司法制度
就司法制度的整體改革方向而言,首先是縮短法院的審理期間,希望第一審裁判程序盡可能於2年內審結。其次是設置日本司法支援中心(「日本司法支援センター」),目的在於提供全國各地,無論居住在繁華都市或片窮鄉僻壤,凡是希望以法律解決紛爭的人,都能無障礙地接受提供解決法律紛爭所必要的資訊及服務。
關於回應人民期待之具體措施,大致分為民事程序及刑事程序兩方面進行較細部的說明:
①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
為縮短裁判時間及充實民事裁判制度,首先是強化智慧財產權有關事件的全面性處理機制。日本於現行憲法體制下,不得設置特別法院,故無行政法院之設置,僅有處理民刑訴訟之普通法院;但是因為智慧財產權有關案件之裁判,確實有高度專業知識之需求,遂於東京設置智慧財產高等裁判所。
其次,則是強化勞工有關事件之全面性處理機制。過去,勞工有關事件之一般爭執程序必須經過「地方勞働委員會」、「中央勞働委員會」、地方裁判所、高等裁判所院及最高裁判所,如此的層層審查或審理,耗時費事,自不待言。尤其是大企業與其職員組成之工會間,常因對立互不相讓而衍生為政治問題,更是難以解決。因此,此次改革遂廢止委員會制度,而改制為具有勞工相關知識專家擔任審判員,與審判官共同組成之「勞働審判委員會」制度。最近,此一制度似已發揮預期功能,已然顯現相當之功效。尤其是關於勞資雙方爭議事件,不少事件之解決方式,已不經由裁判程序而以調停程序圓滿結束,可說是相當切合實際而且可以迅速解決紛爭的實用制度。
另外,其他改革大致如下:強化家事法院之功能,將某些過去屬於一般法院管轄的人事訴訟案件,改由家事法院處理。強化簡易法庭之功能,將訴訟請求上限由90萬日幣提高為140萬日幣,少額訴訟訴訟請求上限由30萬日幣提高為60萬日幣。更為了使權利得以確實地實現,雖是制度的細微末枝之處置,但卻不可等閒視者,也盡量改善:例如關於妨礙不動產執行之對策、民事執行制度等;且為使人民樂於使用法院解決紛爭而擴充接近法院之方法,如降低裁判費。
除前述改革措施外,此次改革也同時一併檢視行解決紛爭之非訟方法。為擴充並強化訴訟以外之解決紛爭方法(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制定「推廣裁判外紛爭解決程序利用法」(「裁判外紛争の解決手続の利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為整備符合國際標準之仲裁法制而修正「仲裁法」等。同時改革範圍也及於行政訴訟制度(請參閱本文參、司法改革各論(三))。
②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
關於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也是著眼於縮短裁判時間及充實刑事裁判制度。例如,新設審前爭點整理程序、擴大證據提供範圍、連續開庭(集中審理)、確保訴訟指揮實效、新設簡式審判程序(「即決裁判手続」)、整備國選辯護制度而使溯自羈押程序即得適用、強化檢察審查會功能而使某些起訴決議具拘束力。
(二)理想的法曹
其次談到如何朝向理想法曹的改革。「法曹」一詞係源自於中國字,原指法官與檢察官,戰後則加上律師,總稱「法曹三者」。為使法曹達到預設的理想目標,關於法曹的具體改革,分別從下述四方面進行:
①增加法曹人數:法曹改革的首要目標是增加法曹人數,我們希望到2010年,每年司法考試及格人數達3000人;到2018年,法曹總人數可達5萬人。
②改革律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