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十三遗传变异类试验设计与分析题课后加练卷一二.DOC

检测十三遗传变异类试验设计与分析题课后加练卷一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十三遗传变异类试验设计与分析题课后加练卷一二

检测(十三) “遗传变异类实验设计与分析题”课后加练卷(一)~(二) 课后加餐训练(一) 1.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雄兔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解析:(1)由题意可知,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为9∶3∶3∶1的变形,这表明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2)子二代的灰兔基因型为A_B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所占的比例为1/9;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即aa_ _均表现为白兔。(3)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即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XGY。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纯种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aabb,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G,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G和Ab,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色荧光(AaBbG)∶黑色无荧光(Aabb)=1∶1。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即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G,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G、Ab、AbG、AB。 答案:(1)2 (2)1/9 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 (3)X 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 2.一个常规饲养的小鼠种群中个体均为黑毛。在该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出现无毛性状,且无毛小鼠既有雌性也有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有毛与无毛基因分别用A、a表示) 交配组合编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交配 ♀ 无毛 有毛 有毛 无毛 无毛 有毛 组合 有毛 无毛 有毛 无毛 有毛 无毛 产仔次数 6 6 17 4 6 6 子代小 有毛(♀+) 6+6 14+13 56+54 0 6+7 21+19 鼠总数量(只) 无毛(♀+) 3+3 10+10 14+15 6+5 0 0 (1)由上表判断,小鼠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基因的频率将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上述第二组亲本小鼠继续交配产仔,发现后代中出现一只白毛雄性个体,该雄性个体与第二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则白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上述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无毛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黑毛与白毛基因用B或b表示)。 解析:(1)结合表格中第三组数据,亲本都为有毛个体,子代中既有有毛个体,又有无毛个体,且在子代雌雄个体中有毛和无毛的数量大致相等,所以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可知第二组小鼠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2)分析表格,与第三组相比,其他组均有无毛个体的亲本,产仔次数下降,且子代中无毛个体出生比例小于正常有毛小鼠,所以无毛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3)第二组后代中出现的白毛雄性个体与第二组的子代黑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与性别相关联,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