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1.2.1 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2.2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1.3.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3.2 反应热与反应焓变 1.4.1 标准生成焓 3 键焓 1.5.1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计算及反应热 * * 1.1 化学中的计量 1.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4 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几种热效应 1.5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或其特定组合的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其单位名称为摩尔(mol)。 m—某物质的质量 n—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相对分子质量(Mr):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以前被称为分子量,如:Mr(H2O)= 18.0148 ≈ 18.01。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3、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M) 相对原子质量(Ar):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以往被称为原子量,如:Ar(H) = 1.0079 。 nB—混合物中某物质B的物质的量 V——混合物的体积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气体的压力,Pa; V —气体的体积,m3 n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T —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 R —摩尔气体常数, 8.314 J.mol-1.K-1 (适用条件:当气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 (2)摩尔体积 V—某气体物质的体积 n—该气体物质的量 4、 物质的量浓度 5、气体的计量 (2)理想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中任一组分的分压pi等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总压之积。 混合气体的总压(p总)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pi 之和。 即:p总 = ∑pi ——该式为分压定律的一种表示式 利用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已知反应物的量,计算生成物的理论产量,或从所需产量计算反应物的量。 例:氯碱工业用电解法制取氯气,若每投入9.0×102 kg NaCl,制得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只有150m3,试计算其产率。 解: 2NaCl+2H2O ? 2NaOH +H2 +Cl2 2.0 mol 22.4 ×10-3 m3 n(NaCl) χ n(NaCl)= m(NaCl) M(NaCl) = 9.0×102 ×103 g (22.99+35.45) g .mol = 1.5 ×104 mol = 2.0 mol = 1.5 ×104 mol×22.4 ×10-3 m3 χ 1.7 ×102m3 产率= 实际产量 理论产量 ×100%= 150m3 1.7 ×102m3 ×100%=88% 1、化学计量数(?) cC + dD = yY + zZ 0 = - cC - dD + yY + zZ 令:-c=?c ,-d=?D ,y=?Y ,z=?Z 0 = ?C C + ?D D + ?Y Y + ?Z Z 化学计量式通式: B ? 包含在反应中的分子、原子、离子 ?B ? 化学计量数 例如 N2 + 3H2 ? 2NH3 0 = - N2 -3H2 +2NH3 = ?(N2 )N2 +?(H2)H2 +?(NH3 )NH3 ?(N2 )= -1 ?(H2)= -3 ?(NH3 )=2 规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 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 2、反应进度 我国国标规定用为?表示化学反应进度。 nB ? B 的物质的量 ?B ? B 的化学计量数 对于化学计量式 对同一反应方程式, ? 值与选择的组分无关。反应进行到某程度,用反应物或产物表示反应进度, ? 值相同。但对同一反应, ? 值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 =1mol时,(1)式表示生成1mol H2O;(2)式表示生成2mol H2O H2与O2反应生成0.5mol H2O时,(1)式? =0.5mol; (2)式? =0.25mol 1.体系与环境 体系(system):被研究对象。 环境(surrounding):与体系相联系的客观物质世界。 敞开体系:与环境间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封闭体系:与环境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 孤立体系:与环境间既没有能量交换又没有物质交换。 ΔV=V2-V1=(4.48-22.4)L=-17.9L 特点:①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 ②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例如: 1mol P1=101325Pa T1=273K V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节__磁路基本定律.ppt
- 第四篇 中国古代光学.ppt
- 高三一轮地理复习课件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ppt
- 第一节第三节.ppt
- 高一化学非金属与其化合物.ppt
- 高一数学(函数奇偶性性质).ppt
- 第一课--------美术作品产生.ppt
- 第一篇 ,第四节 不可数无穷集.ppt
- 第一篇 色谱分析绪论.ppt
- 高一数学两角与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