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多种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资料课件
儿童多种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主讲人:九病区 葛跃春 儿童多种抽动症指身体任何部位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收缩。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抽动症的抽动常被患儿体验为不可克制的,但通常可被忍住一段时间。其严重程度变异很大,最轻的可以接近正常,最重的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障碍。 抽动症多见于男孩,常有抽动家庭史。抽动伴有各种情绪紊乱者并不少见,尤其是伴发强迫和疑病现象,也可伴有特定的发育迟缓,并列诊断时应标明哪一种为主。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可分为:抽动症,慢性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四、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儿童多种抽动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发育问题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则和精神紧张因素有关。极少数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部分缓解后发展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征,而后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因为他们常常共发于同一个家族。 二、临床表现 1.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1)轻症: 仅一组肌肉抽动,如眨眼、皱鼻、点头、摆头、耸肩等运动抽动。症状单一、固定、轻微,发生频率低。在患儿的努力控制下,可短时不发作,较易掩饰,较少求治。 (2)重症: 多部位肌肉交替出现抽动或同时抽动,如吸吮、呃逆、咀嚼等抽动症状,或表现为类似打哈欠、握拳、跳跃、甩手、跺脚等抽动,发生频率高,不易掩饰而受人们注目,为此患儿感到非常痛苦。 (3)类型: 根据抽动起始部位与发展演变可分为3种类型: 单发型,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 移动型,抽动部位不固定; 多发型,多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如又眨眼又点头,同时伴有声音抽动。 2.Tourett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运动抽动: ①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轻者每日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不超过数分钟,也有长时间不抽动。严重者则频繁抽动,间歇以数秒或数分钟计算,很难看到间歇或停顿。 ②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品行障碍。 (2)声音抽动: ①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无意义、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②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3)其他行为障碍: ①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②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儿童的正常生活受干扰,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为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③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4)病程: 尽管Tourette综合征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甚至终生性的,但大多数患儿到了青春期或成年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和多变性会有所减轻,有些患儿的抽动症状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三、治疗 1.基本要点 (1)在考虑抽动症的治疗前,有必要评估其病因、严重程度和转归。 (2)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教育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患儿及其家属是非常有益的。 (3)对于Tourette综合征和较重的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患儿,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利培酮、泰必利、哌迷清等和拟β肾上腺素能受体药可乐定。药物治疗应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4)抽动症是常见的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病程常迁延多年,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故需加强科普宣传,使教师、家长了解疾病特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2.抽动症的治疗 (1)心理治疗: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一般而言,短暂抽动症及没有明显功能损害的单纯性慢性运动性抽动症并不需要药物治疗,而心理治疗对于任何一个抽动症患儿都是必不可少的。 ①首要任务是告诉家长,抽动症状是不可控制的,并非孩子有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