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度房室传导阻滞 pptPPT课件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概念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等不同部位。
分度
第一度:传导阻滞的传导时间延长,全部冲动仍能传导;
第二度:分为两型
莫氏Ⅰ型(文氏型):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次冲动不能传导;
莫氏Ⅱ型: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
第三度:又称完全型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全部冲动不能被传导。
病因
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出现文氏型房室阻滞,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常发生在夜间。更多见于病理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急性风湿热、先天性心血管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
临床表现
第一度:通常无症状,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减弱。
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 搏脱漏;
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
第三度: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 快慢与伴随病变,症状包括疲乏、头晕、晕厥、心 绞痛、心衰等。
若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病人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即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可猝死。听诊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间断听到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各不相干。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位于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③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附近,心室率约40~60次/分,QRS波正常,心率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在40次/分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率亦常不稳定。
治疗要点
第一度或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太慢者无需特殊处理。
第二度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慢伴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心脏起搏治疗。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仅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
抢救措施
1、首先针对病因,如用抗菌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非特异性炎症,阿托品等解除迷走神经的作用,停止应用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治疗低血钾等,第一度与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好,无需特殊处理.
2、阿托品有加速房室传导纠正文氏现象的作用,但也可加速心房率,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重,故对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利,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如QRS波群增宽畸形,临床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生心原性昏厥者,宜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无症状者,可不必治疗,如心室率过缓可试给麻黄素,阿托品,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5-10mg,每日4次,舌下食化,如症状明显或发生过心原性昏厥,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1-4ug/分)并准备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病史摘要
患者何广明,男,60岁,门诊号因“头晕、黑蒙一天”于2012-07-12 09:49入院,外院心电图报告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既往病史,皮肤黏膜不完整。护理体检示:T:36.3℃ HR:49次/分 R:28次/分 BP:130/77mmHg SPO2: 98﹪,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3mm、右3mm),对光反射良好。
护理诊断
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头晕头痛有关
头痛:与房室传导阻滞导致脑供血不足有关
恐惧:与频发晕厥、心脏骤停有关
潜在并发症:猝死
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生活自理缺陷:与病情需绝对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
急诊期间,患者心输出量与心率能得到改善,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急诊期间,保证患者安全,患者未受伤
病人急诊期间头痛有所缓解;
急诊期间,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急诊期间,患者病情变化被及时发现,未发生猝死;
住院期间,通过治疗,患者活动耐力增加,能逐渐生活自理。
护理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抢救室安静,减少刺激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抢救做准备,遵医嘱用药,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病人感觉胸闷、心悸、头晕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它舒适体位,尽量减少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病人能感觉到心脏搏动而使不适感增加;
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面罩给氧,气管插管;
循环系统监测:进行动态血压、血氧、心电监护,通常选择波形明显的二导联;
呼吸系统的监测:动态监测病人呼吸频率及波形,观察病人面部表情、意识变化、呼吸频率、节律、血气分析变化,多倾听病人对症状的描述;
急救器材的准备:将除颤仪、吸痰器、抢救车处于功能备用状态,急救药品完全无失效变质;
发现病人出现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出现室颤立即除颤;
使用床档保护,防止受伤;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