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解读课件.ppt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解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解读课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解读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邢爱华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陕西省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 2010年5月21日 西安 内 容 一、艾滋病病毒基本知识 二、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一、艾滋病病毒基本知识 名词解释 HIV病原学 HIV生物学性质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英文名词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是译音。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药物只能抑制病毒。 注意:艾滋病不要误写为“爱滋病”。 HIV病原学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属于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危害程度第二类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HIV分为HIV-1和HIV-2两型,全球85%以上的艾滋病是由HIV-1型引起。 HIV-2主要集中在南非等地,在我国远洋船员、归国人员中发现HIV-2。 HIV-1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很多亚型。目前流行的亚型有11个,为主要群体(M群:A、B、C、D、E、F、G、H、I、J亚型)和次要群体(O群:O亚型)。 各亚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A-H亚型间差异一般在22%-35%之间,而O亚型与A-H亚型之间差异高达50%以上。 HIV-1亚型的鉴定和区分,主要是根据HIV-1 env基因C2-V3区的不同序列来决定。 HIV感染细胞过程 HIV-1囊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上的受体CD4结合 gp120的构象发生改变 继而与靶细胞上的辅受体CCR5结合 导致gp41的构象改变 暴露其融合肽并插入到宿主细胞膜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HIV基因组 HIV基因组由两条单股正链 RNA组成。 HIV RNA长约9.2~9.7kb,含3个结构基因( env 、 gag、pol),6个调节基因(tat、rev、nef、vif、vpu、vpr),5′端和3′端各含长末端序列。 ENV:gp160、gp120、gp41 GAG: P66、P51、P31 POL:P55、P24、P17 ENVelope 包膜抗体 gp160 - gp41四聚体 比 gp41单体浓度高 常常被首先检测到的指标之一 存在疾病的全部过程 与HIV-2 有交叉反应 gp120 – 外膜蛋白 + Trimer of gp41 浓度比 gp160低 与gp160检测到非常特异 gp41 – 跨膜蛋白 ENV 印迹最不敏感 存在疾病的全部过程 和 HIV-2没有交叉反应, 但常常和 HIV-1的O亚型有交叉 GAG 抗体 (group antigen specific) p24 - Core associated protein 衣壳蛋白 常常首先被检测到 特异性非常低 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p17 - Matrix associated protein 内膜蛋白 诊断价值低 特异性低 p55 - Precursor p24 + p17 + LMW (9 kd + 5 kd) POL 抗体 p66 and p51 – 逆转录酶 p66比 p51通常较多出现 通常在发现ENV和GAG30-60天后能检测到p66 p66 与HIV-2很容易有交叉反应 p66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p51 抗体诊断价值小 p31 – 内切酶 常常与p66同时检测到 p31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容易和GAG片段p32混淆 HIV对外界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远低于HBV,常用消毒剂均可使其失活。 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1min即可使HIV失活。 HIV离体干燥环境下2至7min即可失活。 HIV对热敏感,WHO推荐100 ℃20分钟灭活HIV。 HIV感染自然史 急性期 无症状期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 临床期(艾滋病期) 急性期症状 50%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2周到2个月出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咽痛、乏力、淋巴结肿大、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10-15%。 通常在2-4周内自行缓解。 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一般2-10年 最早6个月 性传播时,平均8年 HIV-2感染时较晚,最长可达20年 一旦发病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