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课件_24
双肺呈普遍性透过度降低 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 肺野颗粒状阴影和支气管充气征 白肺 B组链球菌肺炎胸片 肺部表现与RDS不易区分 阵发性呼吸急促及发绀; 腹部凹陷,患侧胸部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 X线胸片可见患侧胸部有充气的肠曲或胃泡影及肺不张,纵隔向对侧移位。 ⑶膈疝 膈疝胸片 左侧胸腔内可见充气的胃泡和肠管影,纵隔向对侧移位 ARDS主要继发于严重窒息和感染,常在原发病后1-3天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循环衰竭,胸片以肺气肿、侵润性改变为主,严重者融合成大片状,肺泡萎陷不明显。 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人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羊水中混有胎粪是诊断MAS先决条件。分娩时可见羊水混胎粪;患儿皮肤、脐窝和指、趾甲床留有胎粪痕迹;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气管内吸引物中可见胎粪可确诊。 ⑸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 * * * * * *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定 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病理上出现肺透明膜,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我国发病率约1%,较欧美国家低。 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RDS发病与胎龄关系 1~5 36 10~15 33~35 40~55 31~32 70 28~30 发病率 (%) 胎龄 (wks) 病因及发病机制 1959年Avery和Mead首次发现新生儿RDS为PS缺乏所致,与肺合成分泌PS量不足直接有关。 1.早产儿 早产儿肺发育未成熟PS合成分泌不足。胎龄15周时,可在细支气管测得SP-B和SP-C的mRNA,胎龄24-25周开始合成磷脂和活性SP-B,以后PS合成量逐渐增多,但直到胎龄35周左右PS量才迅速增多,因此,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易发生RDS。 病因及发病机制 2.糖尿病母亲新生儿 母亲患糖尿病时,胎儿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加,胰岛素可抑制糖皮质激素,而糖皮质激素能刺激PS的合成分泌,因此,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即使时足月儿或巨大儿,仍可发生RDS。 3.剖宫产婴儿 在分娩未发动之前剖宫产,因未经正常宫缩,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较弱,PS合成分泌较少。 病因及发病机制 4.围产期窒息 缺氧、酸中毒、低灌注可导致急性肺损伤,抑制肺Ⅱ型上皮细胞产生PS。 5.重度RH溶血病 患儿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抑制PS分泌。 6.SP-A基因变异 为什么有些早产儿易发生RDS,而有些早产儿不易发病?研究显示可能与SP-A等位基因变异有关,SP-A等位基因6A2和1A时RDS易感基因,等位基因6A3和1A5为保护基因,RDS患儿6A2和1A基因过度表达,6A3和1A5基因表达下调。 病因及发病机制 7.SP-B基因缺陷 已有报道因患儿SP-B基因缺陷,不能表达SP-B,PS不能发挥作用,这些患儿不管足月或早产,易发生RDS。 PS缺乏时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缩,进行性肺不张,发生缺氧、酸中毒,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高压,导致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开放,右向左分流,缺氧加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肺透明膜,使缺氧酸中毒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病理变化 肺呈暗红色,质韧,在水中下沉,光镜下见广泛肺泡萎缩,肺泡壁附一层嗜伊红的透明膜,气道上皮水肿、坏死、脱落和断裂。电镜下肺Ⅱ型细胞中的板层小体成为空泡。 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早产儿,生后不久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以上,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至生后6小时症状已十分明显。继而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青紫、呼吸衰竭、体检两肺呼吸音减弱。血气分析PaCO2升高,PaO2下降,BE负值增加,生后24-48小时病情最重,病死率较高,能存活3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可逐渐恢复。 临床表现 但不少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或动脉导管未闭(PDA),使病情加重。轻型病例可仅有呼吸困难、呻吟,而青紫不明显,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后可恢复。 遗传性SP-B缺陷症纯合子者临床表现非常严重,对PS和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差,多于数天内死亡,杂合子者临床表现较轻。 X线检查 本病X线检查有特征性表现,多次床旁摄片可观察动态变化。按病情程度可将胸片改变分为4级:Ⅰ:两肺野普遍透亮度降低(充气减少),可见均匀散在的细小颗粒(肺泡萎陷)和网状阴影(细支气管过度充气);Ⅱ:除Ⅰ级变化加重外,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过度充气),延伸至肺野中外带;Ⅲ:病变加重,肺野透亮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