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人文关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摘 要】目前,一些媒体为了突出可读性,迎合部分受众的低俗化倾向,忽视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从而出现了许多违背社会道德的报道,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   【关键词】新闻媒体 人文关怀 弱势群体   目前,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着,大批记者“俯身弯腰接地气,放下鼠标采民风”,写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   “人文”,是指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让新闻报道多一点人性的光辉,才能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主旨,才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新闻报道中,有感人至深的情节,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但现在,有些人对此却理解错误,认为情节越刺激,越曲折,甚至越低俗,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   每逢年终岁尾,社会上有一些民工,因为拿不到工钱被逼跳楼。这时,各家媒体总是争相报道这些事件,有些以对民工的关怀为主线,以民工辛苦一年,到年终却无法结算工资回家过年为主题进行报道;有些则以拖欠方不讲诚信为主线进行报道;但是,也有个别媒体,为了哗众取宠,以又见“跳楼秀”为主线,谴责民工以跳楼为手段。如此冷血的报道,突破了读者承受的道德底线,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甚至是抗议。   2011年10月23日,深圳宝安区一联防队员杨某,酒后来到王某家进行纠缠,其间有勒颈、拉扯、殴打等行为,随后又对王某实施强奸,藏匿在杂物房内的受害人丈夫杨某电话报警,杨某被当场抓获。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赶到现场进行报道,并走马灯似地对受害者王某进行采访,让其讲述当时杨某施暴的情景,即使王某躲进被子内,仍无法幸免。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汶川地震的采访中,媒体一遍遍地让遇难者家属讲述当初恐惧的一幕。还有因公牺牲的英雄母亲,见义勇为牺牲的英雄家人,也常常会受到如此追问。   2004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的字幕,这种冷漠的态度,当即引起众多受众的谴责。   追求真相还原现场,一直是媒体的追求,但是一味地挖掘此类涉及当事人隐私甚至痛苦、恐惧的事情,要求受害者讲述心中的疼痛,就缺少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二、新闻报道怎样体现人文关怀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新闻工作的过程中。   首先,在新闻采访中,应该体现出媒体人的人文关怀之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能够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品质,但是在采访当中,记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弱势群体进行交流,而是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仔细询问他们的生存状态和遇到的难题。如果记者采访中姿态较高,处于弱势的群体为了个人尊严,就会封闭自己内心的想法,采访活动极可能不欢而散。   其次,在图片拍摄中,也应体现人文关怀。在采访现场拍摄时,记者常常将镜头瞄准破败的城中村、下岗职工被骗后的悲痛欲绝、辍学儿童渴望求学的目光、待业大学生的迷茫和无奈等。这样的镜头一经刊出,一图胜千言,激发人们的关爱之心。   1991年5月,摄影家解海龙来到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此时,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刚刚8岁。课堂上,苏明娟渴求知识的目光,被解海龙及时捕捉到,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大眼睛》照片,无数的心灵为之震撼,无数的感动托起了明天希望的太阳。   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由北京飞往大连的客机在大连港外海域坠落,一百多人遇难。许多人可能都看过那张记录“5·7”空难的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照片,画面很有现场感,被许多家网站和平面媒体采用,但是也受到许多读者和网友的批评。照片上是工作人员看到黑匣子被打捞出来时情不自禁鼓起掌的情景。照片拍摄的时机掌握得很好,记录的也是实情,但是,选图的编辑没有想到,这张图的喜庆气氛,在这次特大空难面前,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让沉浸在悲痛中的死难者家属和读者感到愤怒。   还有在公安机关的“扫黄”中,经常会有拍到失足妇女被警察带走的镜头,为了保障这些妇女的个人权利,媒体都会给她们的面目打上马赛克,这些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最后,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也要体现人文关怀。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起的俏,会给内文增色不少,但是一些编辑有时喜欢以偏概全、插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来描述悲惨的事件,常常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例如,在一些车祸中,有的媒体非常不道德地将头部受伤说成“挂头彩”,将车轧人写成“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