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性皮肤病课件_1
2.胼胝 (1)好发部位:好发于手足 (2)皮损特点:皮损为境界不清的淡黄色或腊黄色扁平或稍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质硬,表面光滑,皮纹清晰,稍透明,中厚边薄 (3)一般无自觉症状 鸡眼 胼胝 治疗 1.鸡眼:可外用鸡眼膏、40%尿素软膏、5 %水杨酸软膏,亦可用液氮冷冻、电烙、二氧化碳激光及手术切除等。 2.胼胝:一般无需治疗。 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裂隙,既可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是一些皮肤病的伴随症状。 四、手足皲裂 临床表现 1.常见于成人及老年人,秋冬季多见。 2.好发部位 指屈面、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 3.皮损特点 皮肤干燥,肥厚,可见沿皮纹方向发生深浅、长短不一的裂隙。根据裂隙深浅程度可分为三度:一度仅达表皮,无出血、疼痛等症状;二度深入真皮浅层而有轻度刺痛,但不引起出血;三度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出血和疼痛。 手足皲裂 治疗 局部治疗为主:局部外搽15%尿素软膏、1%尿囊素乳膏、10%水杨酸软膏、0.1%维A酸软膏、氧化锌硬膏等。 * * 第十一章 物理性皮肤病 指各种些物理因素(如光线、压迫、摩擦、温度、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病。 一、日光性皮炎 又称日晒伤,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照射局部出现的急性光毒性皮炎。 第一节 光线性皮肤性病 病因 常由中波紫外线照射引起 临床表现 1.有日晒史 2.春夏季多见,好发于儿童和妇女。 3.皮损于日晒后2~6小时出现,至24小时后达到高峰。 4.皮损特点 为日晒部位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及糜烂,1~2日后逐渐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 5.自觉症状 瘙痒、灼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 6.病程 轻者1~2日后逐渐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重者约需1周。 日晒伤 蔬菜日光性皮炎(瘀斑) 蔬菜日光性皮炎(肿胀) 诊断及鉴别诊断 1.有日晒史。 2.日晒部位皮肤出现红肿或水疱。 3.自觉烧灼感或疼痛。 4.需与接触性皮炎进行鉴别。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抗组胺药物 2.维生素C 3.非甾体抗炎剂 4.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 二、局部治疗 1. 炉甘石洗剂 2. 糖皮质激素霜剂 3. 2.5%吲哚美辛溶液 4. 有渗出者可用3%的硼酸溶液、生理盐 水冷湿敷。 又称植物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患者食用大量有光感性的蔬菜,经日晒后在皮肤上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 二、蔬菜日光性皮炎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体质、有关植物和长久日晒三者同时作用有关。 临床表现 1.夏季多见 2.发病前有过量食用光感性的蔬菜和强烈日光暴晒史。 3.好发部位 发生于暴光部位如面部、手背、前臂等处。 临床表现 4.皮损特点 表现为非凹陷性浮肿,质地坚实而发亮,双眼脸肿胀,不能睁开,口唇外翻,皮肤呈弥漫性轻微潮红或呈紫红色,有瘀点或瘀斑、丘疹、水疱等,严重可见大疱或血疱,甚至糜烂、溃疡、坏死。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遗留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 5.自觉症状 灼热、麻木、紧张、蚁走感、胀痛、刺痛或瘙痒。少数可有发热、头昏、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甚或谵语、昏迷等全身症状。 6.病程有自限性,轻者1周可消退;重者2~3周或更长时间。 诊断与鉴别诊断 1.夏季发病 2.发病前有过量食用光感性的蔬菜和强烈日光暴晒史。 3.日晒部位出现红斑、水肿、瘀斑。 4.自觉灼热、麻木、紧张、蚁走感、胀痛、刺痛或瘙痒,少数伴有全身症。 需与接触性皮炎、烟酸缺乏症等进行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 (1)抗组胺药物 (2)维生素C (3)维生素B1 (4)烟酸 (5)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 治疗 2.局部治疗 (1)急性期红肿明显者选用炉甘石洗剂。 (2)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 第二节 季节性皮肤病 一、夏季皮炎 是由于夏季炎热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持续高温、闷热引起发病,病情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时发病增多。 临床表现 1.夏季发病,气温下降或至秋凉后自然消退。 2.好发部位:四肢伸侧和躯干,尤以双胫前多见。 临床表现 3.皮损特点 皮损初起为红斑,继之出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丘疹和丘疱疹,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无糜烂及渗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