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变型断施工技术交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Ⅲ变型断施工技术交底

Ⅲ变型断面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置 G4合同段位于,桩号为K25+110-ZK28+140,全长km,其中主要有1座延米;米。(二)工程地质 1.地质地貌 隧道穿越的铁峰山山脉呈东西向,隧址区最高点为铁峰山,隧道穿过地带最高点凉风垭口高程为1199.79m,相对高差达809.00m。隧道最大埋深大于750 m。属山高谷深、切割较大的够造剥蚀褶皱山的中底山地貌。山脉走向与区内铁峰山背斜走向基本一致,地形陡峻,多陡坎、悬崖分布。山脊两侧横向冲沟发育,呈现与铁峰山山脉走向近垂直的山脊与沟谷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 2.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穿越铁峰山背斜中段,为中底山地貌。K24+890凉风垭口近东西向山脊为场区最高点,为分水岭,为隧道分为东南、北西两个相对独立的地表水文地质单元。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由区内铁峰山山脊向两侧低洼处排泄,北西侧流向大河沟,南东向流向无名河沟。北西侧受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受砂岩的地下水补给,顺坡沿山间沟谷向大河沟排泄;东南侧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受砂岩孔隙裂隙水及T2b组岩溶水补给,顺坡岩山间沟谷向无名河排泄。 预测地下水涌水量隧道双洞总涌水量一般情况为17000m3/d,雨季按1.5倍考虑,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二、施工工艺概述 本隧道工程采用独头开挖掘进,无轨运输,喷锚支护紧跟,优先施工仰拱及C10片石混凝土回填,最后施工二次衬砌永久支护的方案。 本合同段由于工程地质复杂,严格按新奥法施工,施工时遵照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先开挖支护,并及时衬砌,再做C10片石混凝土路面基层,待贯通后铺设路面。 三、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一)Ⅲ封型断面隧道的开挖支护 本标段隧道Ⅲ变型围岩段共有149m,施工里程如下:ZK25+110-ZK25+259,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保持距离大于1.5倍的开挖宽度,拱部预留沉落量20CM(可根据量测做适当调整)。Ⅲ变型断面图如下页所示。 (1)上台阶开挖 为充分发挥机械出碴的效率,上台阶开挖高度定为6.05M。超前注浆锚杆预支护完成后,用YT-28风钻钻孔,斜眼掏槽方式,乳胶炸药,非电毫秒雷管微振动控制爆破,循环进尺1.5M。挖掘机装碴,15T自卸汽车运输。 (2)上台阶初期支护 开挖完毕后立即初喷砼封闭围岩,打设5.0M长Φ25mm中空注浆锚杆,横纵向0.9×0.8cm,均为梅花型布设,然后挂设钢筋网片,网格25×25cmΦ6.5mm钢筋网,立设格栅钢架,0.8m/榀,喷射砼采用湿喷方式,复喷分层达到设计20cm厚。 (4)下台阶开挖 采用凿岩台架进行钻眼,装药采用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微振动控制爆破,循环进尺2m。开挖钻爆见下页钻爆设计图 (5)下台阶施工支护 初喷砼,打设边墙锚杆,然后挂网立设格栅钢架,0.8m/榀,复喷至设计厚度。 (6)出碴运输 洞内出碴采用两台侧翻装载机装碴,一台立爪装载机找顶,15T自卸汽车运输到洞外弃碴场存放,为保证洞内道路畅通,出碴快速有序,施工中做到:确保运输车辆性能良好,坚持轻车让重车,不抢道、占道。 运输道路设专人进行维修和养护,使其经常处于平整、畅通状态。道路两侧的废碴和余料随时清除。 行车速度,在施工作业地段和错车时不大于10Km/h,成洞地段不大于20Km/h,尤其是通过各施工段时,更要慢和稳。 车辆装碴不应太高、太满,以免沿路抛洒,影响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 (二)、结构防、排水施工 防水采用全洞满铺EVA防水板与300g/m2无纺布组成的防水层防水,衬砌变形缝设置橡胶止水带,施工缝设置膨胀止水条,墙背渗水处布设橡胶排水板一道,有集中流水处设弹簧排水管,左右边墙背后设置Φ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排水管,与边墙底部横向每隔10M设置一道Φ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排水管相联,使墙背水排入中央排水管内。 (1)防水原则 防水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洞身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工艺 为保障防水可靠和便于施工,采用复合式防水板(无纺布和EVA防水卷材),然后用热风双焊缝无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程序如下: 基面清理:要求符合上述标准。 B、在喷射混凝土隧道拱顶正确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再沿环向每隔1米拉1条铁丝。 C、防水层板铺设:把复合防水层帮在固定的铁丝上,防水层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进行热风双焊缝粘接。铺设时要注意与喷射混凝土凹凸不平处相密贴,并不得拉得太紧,一定要留出搭接余量(10cm左右)。 接缝质量检查 防水板搭接用热风焊接,接缝为双接缝,中间留出空以便冲气检查。 检查方法:用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再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