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孽子》中典型审美意象解读与分析
《孽子》中典型审美意象解读与分析
【摘要】白先勇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中构建了一系列意象,组成了各种意象符号或者意象群,并在其中融入了自身的主观情意和思想意蕴,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孽”、“台风”、“鸟”、“照片”这几个典型意象的深层含义与象征意义,最后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悲悯情怀等方面来探究产生这些意象的原因,对其本质进行剖析。
【关键词】白先勇;孽子;审美意象
一、《孽子》中典型审美意象的建构与解读
1、孽——孽子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1)孽子命运的象征
《孽子》是一部写同性恋者的小说。而本身就是一名同性恋者的白先勇必然会对“同性恋”,这种“特殊”生存形态和生存方式产生的原因作出思考与表达。对于这样与众不同的性别取向与情感选择是如何降落到自己身上,就成了同性恋者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命题。在小说中白先勇就用“孽”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白先勇在《孽子》中一再反复、不厌其烦的提到“孽”字:“冤孽”、“罪孽”、“造孽”、“孽龙”、“妖孽”等等。在这里白先勇把“人性里面生来不可理喻的一些东西”,“人性无法避免、无法根除的,好像前世命定的东西”归结为“孽”。如此他就用“孽”解释了同性恋者不寻常的生命形式,象征着同性恋者的这样无法抗拒的、命定的、不能自主选择的命运。在《孽子》中白先勇“孽”的观念集中体现主要是指李青们与生俱来的同性恋倾向和这种倾向所导致的对以父亲为象征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必然背叛。这样不可逃避的命运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拨弄指挥着他们与同性相恋的情感和行为,支配着他们在只能在同性身上宣泄欲望,影响着他们危险脆弱的生活和永远矛盾不安的灵魂,使他们不能自主选择,难以人为的摆脱。也决定了他们以后的生命道路,只能背负着命运,挣扎不掉。
(2)对孽子认可、同情的表述
从命运观的角度解释了同性恋者存在的原因,是把同性恋存在的原因归为到一个人类无法掌握也就无法指责的层面上去,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肯??了同性恋者的生存形态,证明了他们与其他人一样都背负着命运的控制枷锁,都必须遵守命运的法则,所不同的只是命运悲剧或者苦难形式的不同。这群“特殊”的人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不可逃避”注定要经受更多更深的苦难,身世的“孽”造成了生存和成长的“孽”,血液里带来的“孽”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等其他情感是“孽缘”,一个烙着“孽”的生命只会“罪孽”下去、悲剧下去。这更进一步的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他们的极大同情,并试图以这样的极富同情意味的表述来唤起读者更大程度上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和支持。总之,白先勇用“孽”这个意象向我们简单却又深刻的呈现了同性恋者们不平常的生命状态,唤起了最真切的同情与悲悯,不自觉的化解了传统意义上对同性恋者天然的反感与排斥,为同性恋也是更广泛背负命运的人的正当生存权利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由。
2、鸟——野性与家性共存的生命形象
(1)狂野的生命形象
鸟在文本中多次被提到。在台北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被称作“青春鸟”,郭老还为所有到过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做了本相册就叫“青春鸟集”,他给每一个人都起了编号和名字也与鸟有关,比如小麻雀、枭鸟——铁牛、小苍鹰——李青、野凤凰——阿凤等,这些“鸟”们就有了野性的呼唤,开始飞向自己的天空,就如郭老说的:“去吧,阿青,你也要开始飞了。这是你们血里头带来的,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性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了窝槽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地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很显然这样的鸟注定要飞出窝槽飞向远方,注定要接受命运的磨砺。生命中的野性在他们成长流浪寻找的过程中被充分发掘体现了。带有野性的鸟就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态形象的比喻,象征着他们内心不同寻常的野性,象征着他们激情丰满的欲望,象征着他们狂野、热烈、勇敢追求自由和极力释放自己生命力的状态,这都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象的褒义的象征,蕴含着作者对这种生命形态的赞扬和歌颂。
(2)寻巢的家园意识
鸟无论在外飞行多久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巢里的,寻巢就是鸟的另外一个特质,小说中的青春鸟们也是一样的。虽然已被放逐,虽然要一直寻找,但这群鸟们仍然放不下对家的回归与思念。王夔龙如同一只在外漂泊的海鸟,他十年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台北;小玉无疑是小说中最有灵性的一只青春鸟,他也从未断过对生父的寻找。正如文本中提到的:“总是这样的,你们以为外面的世界很大么?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仍旧会乖乖的飞回到咱们自己这个老窝里来。”和鸟一样的同性恋们也是要注定要回巢,巢可以是家还可以是家的象征和代表。这不仅是单纯的安身场所的必然回归,而是更深层次的面对伦理家庭和社会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