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苗族群众自发迁移动因及现实条件.docVIP

西部地区苗族群众自发迁移动因及现实条件.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地区苗族群众自发迁移动因及现实条件

西部地区苗族群众自发迁移动因及现实条件   摘 要:苗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最为频繁的民族之一。根据对云南K县的调查发现,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大部分民族都停止了迁徙步伐,但在部分苗族群众中至今还存在着自发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行为之所以发生,不仅与苗族群众的经济理性有关,还是其长期以来所习得的生存方式的一种延续。此外,“公地管理悲剧”的存在既为苗族自发迁移活动提供了现实条件,也埋下了未来隐患。   关键词:苗族;自发迁移;“推-拉”理论;“公地管理的悲剧”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141-07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就试图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秩序理念和治理方式建设国家。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推进,通过行政手段,“安土重迁”、“游必有方”等汉人社会的观念在少数民族地区获得推广和强化,少数民族不再颠沛流离也被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一种表现被广泛接受。及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泛推行,加上严格的户籍制度,以前习惯于自发迁徙的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都结束了不断迁徙的漂泊生活,走上了定居之路。   然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仍旧有部分苗族群众在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仍未停止自发迁移的步伐。其中,在云南K县①K县位居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现辖有2个镇、2个办事处、3个乡,19个社区和52个村民委员会、442个自然村。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K县现有人口322693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7967人,占总人口的5515%。当地有汉、彝、苗、回、壮等33种民族成分,民族成分复杂,外来人口密集。其中,彝、苗、回、壮民族为K县的四个世居民族,其人口分布如下:彝族人口为105515人,占327%;苗族人口为33664人,占总人口的1043%;回族人口为16460人,占总人口的510%;壮族人口为14968人,占总人口的464%。据K县政府 “关于我县自发移民情况调查的报告”显示,K县现有自发移民竟已达1328户6519人。其中苗族就有1278户6361人,占自发移民人口总数的976%。就存在这样一个自发迁移的苗族群体???且规模较大。那么,在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群众都结束了迁移行为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为什么K县却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苗族自发移民行为?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他们的移民不仅发生了,还成为一种持续的活动在K县继续上演着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云南K县的调查发现,具体探析西部苗族群众自发迁移的动因及现实条件。   一、经济理性的驱动: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   西方人口迁移理论中一直存在对人口迁移规律的诸多理论解释,其中一种重要解释就是1938年赫伯尔提出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初已然广为流传,主要是用于解释个体迁移的成因,除了赫伯尔,还有勃格、兰格辛和穆勒等人都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推-拉”理论着眼于研究迁出地的消极因素和迁入地的积极因素对于迁移者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迁出地必须有种种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把当地居民推出原住地,而迁入地必须有种种积极因素所形成的拉力把外地居民吸引进来。而迁移者总是在迁出和迁入两地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多寡的比较中,在迁移后的正负效益利弊得失的权衡之中,做出是否迁移的选择[1]。   对于K县苗族自发移民个体而言,之所以会选择从外地迁居至此,从利益驱动即“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的视角来看,他们显然受到了迁出地“推力”与迁入地“拉力”的双重影响。   笔者曾走访了多个自发移民聚居区域,对于笔者提及为什么他们要迁出原住地之时,受访苗族群众几乎都会长吁短叹、愁容外显。下面是笔者与Q办事处MT村移民熊某的一段简要对话:   问:您是哪一年搬过来的?   答:不记得了,好多年了,有20多年了。   问:20多年了,老家是哪里的?   答:P县的,P县X乡的。   问:当时为什么要搬到这里?   答:哦,老家不好在,山高坡陡,种点玉麦(米)都讨不着吃的。   问:不是包产到户,分到土地了嘛?怎么会不够吃的?   答:土地倒是有了,太少了,才两三亩,山又高、坡也陡,全部是些石头山,种点玉麦(米)都要从山下背些土上去。好多地方太陡了,上去收玉麦(米)还有架梯子的。根本就不够吃。我们那边天气又不好,太凉了,那个长出来的玉麦(米)才有半个巴掌那么长,种不出什么东西。   问:那你们可不可以搞点其他副业,比如说养头猪、养些羊?   答:喔,养不成,猪都是在赶街的时候用背篓背回去养的,从家里走到街上要五六个小时,全是山路,猪养大了也没得人来收,都是养大了自己杀好砍成几块,用马驮到街上才有人要,又不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