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官员苏轼经济状况探析
北宋官员苏轼经济状况探析
[摘要]苏轼为官时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朝廷提供的俸禄,除此以外,还有朝廷的赏赐、使用公使钱、朋友的馈赠收入等。而到了贬谪时期,朝廷提供的俸禄很低,近乎绝俸。无论是在为官时期还是在贬谪时期,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是必须的,为官时期文化艺术活动多于贬谪时期,贬谪时期的住房支出和交通出行支出又多于为官时期。经济上出于赤贫状态的贬谪生活,却极大地影响了苏轼的思想和文艺创作,促使其思想成熟、心态旷达和艺术创作升华。
[关键词]苏轼,经济状况,收入,支出,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6-0007-06
学术界关于苏轼的研究著作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数都倾向于苏轼的诗、词、文、书、画艺术创作及思想,而对苏轼经济状况的探寻,却触及不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相对于苏轼丰富的文学创作史料相比,反映他的经济状况的史料不多;二是,囿于“君子固穷”“君子耻谈义与利”等传统观念,研究文人,尤其是苏轼这样的文人,如从经济人手,似乎有损于他的人格尊严。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苏轼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贬谪前后经济状况的明显不同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思想状况,并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因而,本文以期从经济视角对苏轼,进而对北宋文官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笔者之所以选取个案,主要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好坏既与官方所提供的待遇有关,同时也与个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支出有关,有着群体特征的同时,也有着个体差异。如果想从整体上把握北宋文官的经济状况,就须先从个案研究人手,抓取上层、中层、下层官员中的典型代表进行比对,最终方能从整体上把握。因而,笔者本文先从中上层官员苏轼的经济状况开始探寻。
苏轼从1061年即他25岁时走入仕途,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被贬黄州,1086年还朝,1093年被贬惠州,后贬儋州,1100年遇赦归来于次年去世。一生经历宦海风波,仕途大起大落。为官鼎盛时为高太后的座上客,仕途失意时渡过琼州海峡到达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随着仕途的大起大落,笔者将从苏轼的收入、消费等方面探寻其经济状况。
一、苏轼为官与贬谪时期的收入状况
(一)苏轼为官时期的收入状况
苏轼为官时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朝廷提供的俸禄,除此以外,还有朝廷的赏赐、朋友的馈赠、使用公使钱收入等。
第一,苏轼的主要收入——俸禄
宋代文官的俸禄收入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类。正俸主要包括俸钱、衣赐和粟禄;加俸中最重要的是职钱,是“宋初主要加给带大学士等职名奉差遣外任的官员,元丰改制后普遍加给在京职事官……随月支给,是正俸以外的~项固定收入”,加俸中还包括一些钱物补贴,即给予随从的衣粮供应,是中书、枢密、宣徽、三司及正刺史以上的官员享有的待遇。较低级的官员可以得到随从的餐费补贴等。钱物补贴还有茶、酒、厨料、薪、蒿、炭、盐以及马匹饲料供应等;职田是中国古代官员按品级分给田地以充禄米的一种方法。职田多是外任时期官员的收入方式。因此,“京官俸禄主要由俸钱和职钱两项构成,地方官员俸禄主要由俸钱和职田收入两项构成”。
北宋官员的俸禄发放中,一直存在“除百钱”和实物折色等问题,实际俸禄所得往往低于理论数字。如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诏:“自今掌事文武官月俸给折支,京师每一千给实钱六百,在外四百,愿给他物者听。”从中可以看出,在景德年间俸禄发放中,俸钱占60%,实物发放占40%。这种情况,在北宋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因而,文官实际俸禄是低于理论收入的。
第二,苏轼的其他收入——接受赏赐、馈赠和使用公使钱等
北宋朝廷赏赐官员的现象非常普遍,苏轼接受朝廷和皇家赏赐的机会也比较多。如治平三年六月(1066年),苏洵去世,赏赐家人“缣、银各二百”,即赐缣帛二百匹,白银二百两。一两银子大约就是1千(贯)钱,二百两银子大约就是二百千(贯)钱。在当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赏赐。在苏轼为官鼎盛的元祜年间,更是时常得到一些赏赐,如元柘三年(1088年)十一月一日锁院,上赐宫烛法酒;元祐四年,以龙图阁学士除知杭州,上赐对衣金带马表;出郊未发,朝廷置酒相慰,赐龙茶、银合等,慰劳甚厚;元祐七年,苏轼到兵部尚书兼侍读任,上赐对衣金带马。马是宋代官员出行的主要乘载工具,此时苏轼曾六次上《谢赐对衣金带马状》,而且他还将朝廷赏赐的玉鼻梓赏赐了门生李廌。
公使钱又称公用钱,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日常办公费用。主要由地方自筹,不足部分中央拨款。公使钱主要用于外来官员的迎来送往、本地官员的置酒张乐和办公用品的采购,以及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等。公使钱定额因州郡大小而不同,同时也受官与职分、职与事分的官僚体制的不同而不同。宋代虽然规定了公用钱管理制度,如官员不能用公用钱回易、不能擅用公使钱等,但是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将公用钱假公济私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苏轼也不例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tf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1.1生活 观察(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苏科版2024).pptx VIP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治-极经典.ppt VIP
- 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优秀病例汇报大赛课件(手工精品图文).pptx VIP
- 掼蛋教学课件.ppt VIP
- 太阁立志传5资料集.doc VIP
- 七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二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美容礼仪与人际沟通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