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到原点挥之不去乡土情结
回到原点挥之不去乡土情结
[摘要]韩少功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从乡村最终回到乡村,他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一个轮回。回顾其人生历程和创作历程,从城市回归农村是他的必然选择,而这种选择与三湘大地的地理环境、湖湘文化精神的塑造以及对城市现代化的反思密切相关。
[关键词]乡土情结;湖湘文化精神;地理环境
从茫然无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历经了文化大爆发的八十年代,目睹了社会经济文化大转型的九十年代,最终韩少功在千禧之年重又定居农村,他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一个轮回。从急切逃离农村,到最终皈依农村,韩少功历经了无数的辉煌和荣耀,其间也到处充斥着困难与曲折,可是离开城市,回归农村是韩少功的必然之路,他的这种选择与三湘大地的地理环境、湖湘文化精神的塑造以及对城市现代化的反思密切相关。
地理因素对一位作家的人格品行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于是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因素促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文化内核。例如三秦文化与贾平凹、陈忠实等陕西作家,中原文化与李准、刘震云等河南作家,齐鲁文化与张炜、尤凤伟等山东作家,吴越文化与汪曾祺、林今澜等江苏作家,东北文化与迟子建、萧红等东北作家……湖湘文化精神无声的滋润着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湖南籍作家。
笔者认为,余秋雨与韩少功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上的对比,更能彰显了韩少功作为湖湘文化精神继承人独特的一面。余秋雨与韩少功二人在许多方面都颇有相似之处:他们在“文革”期间都曾有过被放下乡劳动的经历,在中国的地域版图上都是标准的南方人,都曾在文章中流露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虽然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各自显示各自独特的地方更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余秋雨出生在典型的江浙村庄,地处我国江南沿海地区,多属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区,水路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在历史上吴越文化对这一区域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余秋雨深深受到吴越文化的熏陶。地处优越的地理环境,经济发达,思想活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谚语所保留的优越感,再加上“吴侬软语”沁人心田,因此人们更容易产生对美好华丽事物的追求,细细品味,一股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油然而生。在余秋雨考察中华文化的系列散文中,《文化苦旅》等散文名篇中,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情感是这些著作的一大特点,华丽和细腻形成余秋雨式的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而沐浴在湖湘文化下的韩少功则展现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韩少功出生于湖南长沙,处于内陆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又位于湘江河畔,经洞庭湖直通长江。虽然地理条件优越,但是与江南相比,其优势仍不足以与其相提并论,并且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中心一直处于北方。虽偶有南移,但那是由于战乱的影响,一旦北方平定,随即北迁,在古代湖南曾被长期成为“蛮地”只是官员贬谪的流放之地,所以湖湘文化一直被中原文化视为异类而遭遇排挤。于是,欲追求正统文化的学者,必须长途跋涉到以文化正统自居的北方求学。这一路上的千难万苦,造就了湖南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到了宋代,湖南人终于赢来了学术史上的辉煌一刻。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到岳麓书院担任院长,对学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与讨论,一时间学院大师云集,学术氛围空前浓厚,而岳麓书院以响亮的名号名冠宋代四大书院之首。而湖湘文化人则没有丢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宋代理学所推崇的“经世致用”的思想,逐渐融入湖湘文化人的思想体系。在朱熹过后,王阳明等大师等都在岳麓书院讲过学,将湖湘文化精神装饰的更加恢弘。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完善,在近代,湘籍人才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在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不计其数,例如一代儒将、权倾朝野的曾国藩,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如杨度所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在近现代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经世致用”的思想发展到近代,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者”的敢作敢为的担当,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凸显无疑。在文学声望与日俱增时选择下海、将杂志起死回生、办的有声有色时毅然选择定居农村,这些让常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决定,将其放置到湖湘精神文化背景下的韩少功身上,就可以理解他的行为了。
另外,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余秋雨自“文革”后,依旧追寻着其学术的梦想,在上海戏剧学院任职。他于1986年到1992年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在此期间,行政职务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一直醉心学术,但期间走上行政岗位的余秋雨,逐渐偏向官方文化(主流文化),向着宏观的方向靠拢。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没多久他就辞职了,其后进行的一系列考察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探寻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巨大内涵,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