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课件_2.ppt

意外伤害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课件_2.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外伤害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课件_2

意 外 伤 害 概 论 何谓“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指除疾病外所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的情况,常见的有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外伤.触电.溺水.烧伤烫伤.中毒.动物咬伤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3亿人发生意外伤害,其中死亡700万人,在我国,意外伤害是第5位死亡原因,每年7000万人发生意外伤害,死亡8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1%;它是我国0-34岁年龄段死亡的首位原因. 专家呼吁将意外伤害纳入国家疾病控制工作 意外伤害救援时的注意点 1.首先进行环境危险评估 2.审视自己有无救助能力 第一节 交通事故 自世界第1辆汽车1886问世,至今为止,3200万人死于车祸,是第二次世界大站死亡人数2倍,致残人1.7亿人,而我国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万余起,死亡8.9万人,每年我国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 我国机动车占全球的1.58%,而死亡人数却占全球的14.3% 交通伤的特点 暴力大、伤情重; 多脏器损伤多见; 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 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 开放性骨折多见;致残致死率高 主要死因: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辗压伤 现场救护原则 现场救护顺序:紧急呼救→保护现场→转运伤员 紧急呼救: “120” 或“999” 、“122” 关闭引擎,拉紧手掣或用石头固定车轮 查看伤情,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尽可能保护现场 恶性交通事故时,在抢险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抢救,分类转送伤员 伤情分类表 第二节 电损伤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源,随着电器的广泛使用,触电事故也时常发生。 主要原因有:电器质量不达标;电器老化;违规操作等,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 概述 电损伤(electric injury)俗称触电或电击伤,它指一定数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产生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致伤原因:电流损伤;高温损伤 轻者:皮肤损伤 重者:可深达肌肉、骨骼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性质、电压、接触部位的电阻、接触时间的长短和电流在体内的径路等因素。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伤(触电) 电灼伤多见于高压电器大于1000伏 症 状 轻者:惊吓、发麻、心悸、头晕、乏力。 重者:强直性肌肉收缩、昏迷、休克、室颤。 低压电流:持续数分钟后心脏骤停。伤口小、焦黄、较干燥。 高压电流:伤害呼吸中枢,造成呼吸麻痹。表面可有烧伤烙印、闪电纹。伤口深。重者可伤及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 现场救护原则 切断电源,电源不明时,切勿接近患者 紧急呼救,启动EMS系统 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脏电除颤及心肺复苏,持续CPR,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烧伤者就地取材,简单包扎后送医院 第三节 溺 水 溺水致死原因: 异物窒息:水、藻草和泥沙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 痉挛窒息:寒冷、惊吓、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 过程迅速,一般4-6分钟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救护原则 水中救护 1.迅速从后面接近落水者,必要时将其打昏,不要让挣扎中的落水者抓住你。 2.从后面托住落水者的头部,采用仰泳将其拖上岸。 岸上救护 1.高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2.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的泥沙,污物,将舌头拉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控水,并立即进行CPR现场救护 4.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在低体温的情况下。要延长抢救时间,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现场救护有效,病人恢复呼吸心跳,要注意保暖,进行向心性全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第四节 常见急性中毒 在生活中,不洁的饮食、过量的药物、大量的农药均可造成急性中毒,所以,凡是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毒物,接触毒物后,在短时间内发病者称为急性中毒。 概述 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静脉和肌肉。 毒物的排出途经:呼吸道、消化道、肾脏、汗液、 乳汁、皮肤。 多数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抢救,很快就能致人死亡。故抢救应尽快展开,患者得到正确的抢救越早,生还的可能性就越大。 急性中毒的现场判断 ⒈患者有无接触毒物的可能 ⒉有无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⒊患者的情绪及精神状态 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不要贸然进入中毒现场 速帮患者脱离中毒环境 减少毒物吸收加速毒物排出 提供生命支持 同时尽快送患者去医院 尽快应用特效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 将可疑证据保存和送检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最常见的细菌是沙门氏菌属,夏秋季高发,易引起集体中毒。 症状 发病时间:进食后半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