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与胆道疾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与胆道疾病课件

肝脏与胆道疾病的MRI诊断 检查技术 ●一、扫描前的准备 1.扫描前禁食4-6小时 2.口服阴性(或阳性)对比剂 3.去除所有金属物品 4.腹带裹扎腹部及呼吸训练 相控阵线圈加呼吸门控 二、扫描序列的选择 自旋回波(SE) 反转恢复(IR) 梯度回波(GE) 屏气法扫描 肝胆系统正常解剖 肝脏可分为5叶及8段 肝左外叶 肝左内叶 肝右前叶 肝右后叶 尾叶 肝胆系统正常解剖 肝内有四套管道系统: 门静脉 肝静脉 肝动脉 肝内胆管 Gd-DTPA 药物动力学与泛影葡胺类似,因此所获结 果与增强CT相类似,主要反映了血供程度、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灌注的情况。 极为有效的 T2 弛豫剂 。静脉注射后,SPIO微粒集聚于正常肝组织的枯否细胞内,但不存留于转移灶内,也不被肝细胞摄取。在靶器官内分布的容积很小 。 肝脏良性肿瘤 或肿瘤样病变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 二、肝囊肿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四、肝腺瘤 五、肝脓肿 六、炎性假瘤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 —病理 海绵状血管瘤呈紫红色,质软,一般无包膜,也可有和很薄的包膜,切面呈囊状或筛状空隙,犹如海绵。根据血管壁厚薄不同,海绵状血管瘤可分为厚壁型和薄壁型两类。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 —MRI表现 70%为圆形、卵圆形,30%为分叶状,边清。T1均匀性低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均匀性高信号区,T2随着TE的延长,肿瘤的信号强度递增。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 —MRI表现 “灯泡征”,有确诊价值。 肿瘤中央的囊变区,信号变化可类似于囊肿;而纤维疤痕的信号变化视纤维组织演变的阶段而异。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 —MRI表现 增强后T1加权像可表现为早期病灶周边强化,随着造影剂向内渗透,低信号区的范围逐渐缩小,直至消灭,延迟扫描时,病灶可呈均匀的相对高信号区,中央的囊变或“疤痕”区可不增强。 二、肝囊肿 —病理 肝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单房性,也可呈多房性。囊肿有完整的包膜,囊壁厚薄不一,多数壁薄,内层为柱状上皮细胞,外层为纤维组织或胶原样组织。若合并囊内出血,可呈咖啡色。 二、肝囊肿 —MRI表现 肝囊肿信号均匀一致,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强度近似于脑脊液。在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多数囊肿呈等信号,少数呈略低或略高信号。增强后T1加权像病灶不强化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理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肝内少见的良性肿瘤,男、女性发病之比约为1:4。 肿瘤由结构紊乱的肝细胞、枯否细胞、胆管、血管和纤维胶原组织组成。瘤中央常有纤维疤痕以及放射性状纤维间隔。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 MRI表现 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 T2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 病灶中央星状疤痕在T1加权像上呈低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T1加权像于动脉期病灶可呈高信号,门静脉期病灶迅速变为等信号。 四、肝腺瘤 又称肝细胞腺瘤,较少见。好发于生育期女性,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关。肿瘤小无症状,肿瘤大可压迫邻近器官或并发出血,可出现上腹不适,腹痛或休克等临床表现。 四、肝腺瘤 —病理 肝腺瘤是由分化较好,形似正常或不典型的肝细胞所组成,常含有血管,但无胆管,有完整包膜。瘤体大小不一,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个别可带蒂。 四、肝腺瘤 — MRI表现 T1加权像上呈略低或等信号,有时也可呈高信号; T2加权像上呈略高信号。边界清楚,有包膜,在T1和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环。若瘤内出血,则根据出血的时期不同可表现为在T1和T2加权像上都呈高信号,或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 五、肝脓肿 —病理 早期局部炎症、充血、水肿和坏死,然后液化形成脓腔。 脓肿壁由炎症充血带或纤维肉牙肿组织形成。 脓肿周围的肝组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