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 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 例课件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 例临床分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郭淑兰 李春阳 孙青 王玉坤 概 述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葡萄球菌 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像烫伤样皮肤暴露无皮区域 严重感染性皮肤病 概 述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ET) ; 好发于婴幼儿; 病情严重,发展快,延误诊断治疗会导致死亡;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S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性别: 29例,男13例,女16例; 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2.8岁; <1岁3例, 1~3岁16例, >3岁10例, 3岁以下占65.5%。 病程:2~10天,平均5.2 天。 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20例农村,9例城市; 季节: 1~3月份5例, 4~6月份3例, 7~9月份12例, 10~12月份9例; 而7~10月份16例(55.2%)。 诱因: 3例由脓疱疮发展而来, 3例曾有其他皮肤病(湿疹、丘疹性荨麻疹等), 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初发皮损:均为水肿性红斑, 初发部位: 面部17例(占58.6%)(其中口周、眼周13例占76.5%) 颈部2例; 耳部2例; 躯干部5例; 皮肤破损处3例。 临床表现 红斑——水疱——( 1~3天)蔓延至全身; 水疱易破——鲜红色糜烂面或表皮剥脱——鲜红色裸露面,似烫伤样外观; 口周放射状皲裂 临床表现 皮损特点: 全身弥漫性红斑7例(27.6%); 出现水疱、大疱21例(72.4%); 尼氏征阳性18例(62.0%); 口周放射状裂纹21例(72.4%); 皮肤触痛明显26例(89.6%); 眼结膜充血或脓性分泌物18例(62.0%); 口腔黏膜糜烂1例, 腹泻者2例。 临床资料 发热:29例患者中有23例伴有发热: 其中2例39.1℃~40℃; 2例 38.1℃~39℃; 19例37.1℃~38℃。 住院后经过治疗2~6天体温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为3.78~17.17 ×109/L; 18例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偏低(62.0%):3.78~9.95×109/L; 1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37.9%):10~17.17×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50%者11例(39.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 细菌培养: 22例取脓性分泌物培养, 6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例表皮葡萄球菌, 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 诊 断 主要依据: 皮疹特点: 面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迅速扩散的弥漫性红斑; 红斑基础上的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大片表皮剥脱,烫伤样外观等; 口周、眼周放射状裂纹; 触痛明显; 细菌培养; 发病前无特殊用药史等 治疗和预后 抗生素: 29例患者均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 18例——头孢类抗生素(50~100mg/kg.d); 11例——阿奇霉素(8~10mg/kg.d);, 其中有3例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治疗与预后 糖皮质激素: 21例同时联合小剂量氟美松(0.20~0.30mg/kg.d), 剂量:为2~5mg/d, 时间:3天16例,4天8例,5天3例,7天1例,最长时间为9天1例。 2例患儿因病情较重辅以丙种球蛋白3天。 加强支持疗法,增加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 持 治疗与预后 疗程: 疗程3~12 d ,平均6.68 d。 29例用药2~6 d 后体温降至正常或症状明显改善, 皮肤潮红明显减轻,糜烂处结痂,脱屑。 7例患儿好转后家属要求出院; 22例均痊愈出院; 治疗与预后 外用药: 生理盐水或利凡诺溶液湿敷或行pp浴, 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 局部给予龙珠软膏或2 %莫匹罗星软膏或紫草油等外用; 注意眼、鼻等黏膜护理及外用药物; 隔离消毒:患儿及陪护者的衣服、床上用品严格消毒; 讨 论 SSSS 是以全身皮肤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 国外有报道致死率高达60 %,尤其是成年人死亡率更高; 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ET从局部进入血循环而引起; 一种毒血症而非菌血症或败血症。 讨 论 ET的作用位点为桥粒芯糖蛋白(Dsg1)的膜外蛋白丝氨酸,使颗粒细胞间黏附分子降解,发生棘突松解,出现角层下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或表皮剥脱;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