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败血症2015报告课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包含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全身感染,临床多见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创伤感染等 非感染性:创伤、休克、胰腺炎、烧伤、出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性器官损伤等。 血流感染 -社区获得性 -院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 美国非心脏病ICU最主要死亡原因* 美国所有死亡原因中排第11位 ?§ 美国每年至少有750,000 例发生严重败血症? 其中,每天至少有500位患者死于该病? (一)分类 G+ (40%): 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链球菌 G- (35~40%): 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 厌O2菌(5~7%): 脆弱类杆菌、难辨梭状 芽胞杆菌及消化链球菌 真菌(7~10%):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 其他(5%): 李斯特杆菌 社区感染败血症: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菌属、变形杆菌、流感杆菌、肠球菌等 医院散发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念珠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等所致 医院局部流行菌株败血症主要为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肠球菌、念珠菌,其耐药性增高也最显著,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CU)中获得的病原菌 ?免疫缺损患者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者, 易发生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属和真菌败血症 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床位数越多,是导致院内CNS败血症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广谱抗生素-真菌败血症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60岁以上老龄人口-好发人群:生理屏障、免疫系统功能、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基础病 (四)病原菌群及其耐药性变迁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致病菌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为主,在致病菌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 在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最常见的致病菌则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其中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某些感染中,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并发败血症时,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甚至可高达68% 不同地区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不同,其致病菌所占比例也有很大差异。目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仍占重要地位 致病菌的耐药性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广谱青霉素和第1代头孢菌素的应用,临床开始出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以及由此引起的耐药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各种头孢菌素及超广谱β内酰胺类新品种的广泛应用,导致革兰阴性细菌不断产生新的β内酰胺酶,出现多重耐药菌株,还能在医院内迅速传播 医院感染败血症中革兰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者尤为突出 近年来还出现一些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再次引起临床的极大关注 ESBLs可以破坏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ESBLs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检出率在13%~50%之间,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更甚 产AmpC酶细菌往往表现为对所有的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氨曲南等耐药,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3种酶抑制剂对AmpC酶的抑制作用也很差。临床常见的高产AmpC酶细菌有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等 革兰阳性球菌 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耐药性亦明显增加,近年在美国医院感染败血症中,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3%~86%,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占金葡菌的27%~31%,而在70年代仅占5%,80年代占24%。国内近来有报道医院感染金葡菌败血症中约50 %以上为MRSA 肠球菌耐药性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国外学者报道1988~1989年间VRE仅占血行感染肠球菌分离株的0.3%,而1997年则达14.1%,其中又仅以屎肠球菌为多 近年来还出现的对万古霉素中介敏感的金葡菌(VISA)以及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给临床带来极大的挑战 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