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挣扎,都蛮值得同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一生挣扎,都蛮值得同情

人一生挣扎,都蛮值得同情   白先勇长年习惯深夜写作,天亮方睡。采访这天,他也是中午才起,匆匆赶到宾馆餐厅用早餐。奋力“早起”,这对75岁的他来说是件颇为辛苦的事。   此次大陆之行排开了他的众多身份——小说家、昆曲义工,他只是作为儿子来宣传耗时四年为父亲写的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眼前的白先勇脸色红润,笑起来灿烂无比,又如此开心,刚刚还两手放在膝盖上端坐着,一会儿就手舞足蹈起来,一派天真的模样。问起他此行的感受,他近乎撒娇地抱怨出版社替他安排的活动太满,全面“主宰”了他的生活,以至于他连看书散步的时间都没有。   聊及自己的各种遭遇及世事变迁时,他才流露出他的小说中常有的沧桑感和悲悯之情。早早就历经了人世忧患,生于1937年,人生的头12年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7岁时患上肺结核,与家人隔离,四年多的病中岁月里饱尝孤独。为躲战乱,他跟着全家从桂林迁至重庆、上海,然后辗转至南京、武汉,1948年从广州抵达香港,四年后终于在台湾安定下来。   20岁时开始写小说,第一篇《金大奶奶》便出手不凡,名作有《台北人》《纽约客》及长篇小说《孽子》等。近些年来,他不遗余力推广昆曲,排演青春版《牡丹亭》,而他自己也仿佛重返青春,日益天真乐观。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人生是倒过来了”,年轻时满目尽是沧桑,到了六七十岁,心理上反而年轻起来了。   《Lens》:你是到台湾后才与你父亲亲近起来的吗?   白先勇:是的,到台湾后那段相处的时间比较长,11年,没有间断。在台湾之前是比较少接触的,都没有怎么在一起,他都在打仗,间断地回来看一下。不过偶尔回来也不会陌生,父亲的形象是固定了的:穿着军服、骑着马回来,都是英雄形象。小时候我也骑过马,有一张我6岁时的照片,骑在马上,有马夫拉着,不是他的马,他的马什么人也骑不住,只有他一个人能降得住。   《Lens》:你父亲曾对你有过什么期许吗?   白先勇:我父亲还算开明的,这是我自己的追求,没有限定我要做什么事情。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有科学救国这样的理想,所以他好像希望我们学工程。我学过水利,想修三峡???坝,不过很快就转去学外文了。   《Lens》:很奇怪,你怎么会有修三峡大坝这样的理想?   白先勇:那时候我念过一本地理书,说建了三峡大坝,中国就富强了,我就相信了。当时在成功大学,我的功课是很好的,在水利系考第一名,但只是会考试,我晓得自己不会做一个很好的工程师。我最爱的还是文学,感触最敏锐的还是这方面,所以我就重考台大。   《Lens》:你7岁时得了肺病,一病四年多,被隔离开来,很难想象你是怎么度过这四年的?   白先勇:我就看小人书,《七侠五义》、《三侠五义》,还有武侠小说、连环图,只能看这些东西,因为那会儿字认得有限。那时我们家有个厨子,叫老央,很会说书。那时每天我很重要的娱乐,就是端个小木凳子到厨房去一坐,他就一边洗碗,一边给我说书,“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隋唐演义”……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大概是老央,他让我知道怎么把故事说得有声有色。   《Lens》:除了看书和听故事呢?   白先勇:非常孤独,非常寂寞。人家的小孩都在外面玩,蹦蹦跳跳的,只有我被撇在那儿,不准出去,不准乱跑。那时候肺病很可怕的,每天要睡午觉,要静养,每天喝两杯牛奶。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碰牛奶,喝怕了,一闻到牛奶就想吐。   之前我的性格是很外向的,经过这场病,变得有些孤僻起来。我蛮敏感的,因为自己有病痛,所以好像对别人的病痛、别人的内心可以感同身受,这可能也是我后来写作的泉源吧。   《Lens》:那时除了父母,谁是你最亲近的人?   白先勇:当时我能接触的人很少,都是保姆照顾我。我非常感谢我保姆顺嫂,我那四年生病,她照顾我照顾得非常好。   顺嫂是桂林女人,她有个儿子叫七生,比我大几岁,我们小时候玩在一块儿的。后来我们离开大陆,走得很仓促,顺嫂跟着我们走了,没有带走七生,他就落在这了。经过好多年我们又见面,我每次到桂林,他都来看我,讲讲小时候的故事和他的遭遇。   他后来折腾得不得了,全中国跑。因为跟白家的关系,“文革”时戴帽子,他跑到内蒙古去,后来又回到桂林。现在有了孙子、外孙,晚年过得挺好的,但是讲起来,真是人世沧桑。   《Lens》:顺嫂是终老在台湾吗?   白先勇:顺嫂终老在台湾,我很佩服她的人生观,六十几岁再去嫁人,找个老伴,我鼓励她这么干。后来老伴过世了,她就一个人,后来知道自己生病,她就拿了积蓄的钱,到处去玩,最后死在了香港。她很豁达、很勇敢。   《Lens》:你对当时的战乱还有印象吗?   白先勇:有,整天逃难,躲日本人轰炸,半夜三更在睡梦中,保姆就把我抓起来,往防空洞里面逃。那时候桂林、重庆都在轰炸,全家四处逃难,这种战乱的印象,贯穿了我的童年。一出生就赶上中日大战,完了以后,一下子又国共内战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