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书民用美声画画人
彭书民用美声画画人
人生就是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中学毕业的彭书民扇动了一下会画画的小翅膀,就避免了上山下乡,被破格招进济南百货公司宣传队。进了宣传队后,他得以施展才华,办板报、搞创作、又画又演又唱,从此坚定了考艺术院校的决心。1978年考上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因表现突出,被调到北京武警总队文工团。就在武警总队文工团的一次画展上,他结识并拜下齐白石弟子傅石霜为师,从此开始学画的历程。
蝴蝶效应在此尘埃落定。如今,作为齐白石的再传弟子,彭书民开双手画虾之先河,将小写意画成大写意,大写意又含工笔之妙,成为独具一格的齐派“虾王”。
然而,在彭书民的艺术生涯中,画画这条线看起来忽明忽灭。或者说,在彭书民的人生轨迹中,潜伏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前者是唱歌,后者是画画。
彭书民为更多人所知的身份是歌唱家。
彭书民是谁?
1989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届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身着白衣套马褂的青年歌唱家,在一众伴舞簇拥下,深情演绎一首喜洋洋的民歌《赶集》,从此走红大江南北。之后,他连续四年参加春晚,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员。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获奖,也是国内第一个拍摄MTV的歌唱家,上世纪90年代时曾录制《母亲》等多首家喻户晓的“每周一歌”。他就是彭书民。
歌星画画是玩票吗?这也是本刊记者的疑问。在电视圈,朱军、赵本山、赵忠祥、倪萍都有写字绘画的嗜好,并且在其知名度与绘画复兴双重撮合之下,其拍卖成绩常常表现不俗。但是,彭书民和他们不一样,他打的不是知名度这张牌,他是正儿八经放弃了歌唱事业,一心求画,并专门画虾。
在采访彭书民之前,我以为这位部队出身的艺术家会是个说话打着官腔、矜持、老成的人。没想到,他活脱脱比记者更像个“80后”,勃勃生机,一派天真,兴致所致必引吭高歌。谈到京剧,开口就来段《四郎探母》,是裘派唱法;说到美声,也是张口就来《牡丹之歌》;说到画虾,也是立即铺纸洇笔,左右开弓,虾趣盎然!
一边放声歌唱,一边双手作画。 “妩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知道你曾历经冰寒,啊牡丹……”在彭老师的歌声里,我猛然想记起来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过一期《艺术中国》,那期的采访对象正是彭书民。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画家太有意思了!原来,让我惊异不已的画家此时就坐在我面前。
有趣的彭书民。
一气之下唱了歌
当记者追问起当年参加春晚的事,彭书民轻描淡写的带过,“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那好吧,言归正传。他的讲述声情并茂,一小时的采访后,经络分明的个人历史画卷浮现出来。
1955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十七八岁时,同龄人正投入到火热的上山下乡运动时,他因会画画、会唱歌,被当成特长人员,招进济南百货公司当营业员。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声乐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因家庭出身不好被拒。1978年,他又报考山东歌舞团,因不懂乐理知识被拒。
他深深记得那个细节。就是那个细节,让他义无反顾,走上了音乐之路。报考山东歌舞团时,他在琴房练音,无意中听到有老师在议论他,“这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就是没文化,连谱都不会看,不懂乐理”。
没有文化,不懂乐理。这句话深深刺伤了在理想路上奔跑的少年。彭书民意识到光唱得好不行,必须得学文化,必须要读书。一气之下,他改考了济南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全面而专业的学习声乐。如果那时候就有“好声音”这个栏目,以彭书民的演唱水准,他一定会投到刘欢这样的导师门下。那时的他太渴望学习专业了。
后来的路就一马平川了。彭书民顺利考入山东师范艺术系,正式学习声乐,开始了歌唱生涯。当时,彭书民身高一米七八,文化课好,歌唱得好,更为关键的是,篮球和乒乓球都打得一流,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翩翩美少年了。美少年的心里,还有另外一颗种子在发芽。
那是他放不开的绘画。当时在山东,彭书民佩服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山东很有名的画家张艳西。张艳西当时在艺术系当系主任,彭书民最喜欢他的课。除了张艳西,几年里他蹭尽所有绘画专业的课,关于素描、色彩等绘画的基本功就是在蹭课中完成的。
然而,这颗种子正式发芽是到了北京之后。
用美声唱法画虾
1984年,因为业务突出,彭书民被调到武警总队文工团。1985年,武警总队文工团搞了一个画展——金盾书画展,评委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包括李可染、卢光照、范曾,还有后来彭书民的老师傅石霜等。就是在那个画展中,彭书民在画家苗再新的推荐下,正式拜下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傅石霜为师。
喜欢画画的彭书民有个白石情节,尤其是喜欢白石老人的虾,而他的老师傅石霜正是专门画虾的。这个师拜的是天时地利。那时,他除了到各地演出,只要有空就专习绘画,抓紧一切机会向老师请教。虽然仰慕白石老人,但彭书民一开始就明白,照搬老先生的画法,永远画不过他。学习的目的是得其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