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与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茂名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与对策

茂名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文对茂名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成因、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出生性别比;成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男女两性人口能否平衡的重要标志,一般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本文应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茂名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对策建议。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茂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1982年“三普”为120.21,1990年“四普”为113.92,2000年“五普”达到最高峰158.60,2010年“六普”回落至115.61。1990年比1982年有所下降,但仍高出警戒线6.92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0年高44.68个百分点,高出警戒线51.60个百分点;2010年有所下降,比2000年低42.99个百分点。这表明,近10年来,茂名在加大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简称“两非”)工作力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孕情跟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由于历史原因、传统观念、习惯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六普”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高出警戒线8.61个百分点。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变化明显   茂名市所辖的6个县(市、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但变化较为明显。1990年“四普”,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化州市为125.62。2000年“五普”,最高的高州市达174.45。“六普”数据显示,茂港区和茂南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分别为125.10和123.09;较低的是信宜市和化州市,分别是111.03和111.47,但均高出了正常值上限,最高和最低相差14.07个百分点。相比于2000年“五普”,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高州市,下降55.80个百分点;其次是是化州市、电白县和茂港区,分别下降44.16、43.81、41.7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小的是信宜市和茂南区,分别下降33.76、29.12个百分点。   (三)第一孩次出生性别比较低,多孩次出生性别比大幅下降   “六普”资料显示,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中,属于第一孩的新生儿性别比为115.69,接近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15.61;第二孩的新生儿性别为136.78;第三孩及以上的新生儿性别比为123.38。相对于2000年“五普”,多孩次的出生性别比大幅下降,其中二孩和三孩以上分别下降115.56和114.04个百分点。   (四)分年龄性别比差距较大   近年来,茂名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据“六普”资料显示,目前茂名0-1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在各年龄段中最高,达到了135.07,男性比女性多出近22万人。受2000年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5-14岁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达到最高值,其中5-9岁高达140.79,10-14岁136.92;在25-49岁区间,茂名又出现了性别比低于100的情况,其主要是受外出人口男性居多所影响;50-74岁之间,性别比又开始大于100,这些年龄段的人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反映了当时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是比较严重的;75岁以后,性别比开始低于100,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了女性人口寿命高于男性人口寿命。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成因   (一)传统文化观念影响   几千年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部分群众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生儿子是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继承姓氏的需要,生男荣耀,没有儿子则断了香火,形成“生男情结”。   (二)经济欠发达   一般而言,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经济发展水平成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低;反之亦然。茂名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64%,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种养业劳动强度大,男性劳动力优势明显强于女性,使人们产生“生男偏好”。   (三)社会保障不健全   历史形成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等观念,使农村的养老习惯难以改变,养老是儿子的责任,女儿只有作为儿媳赡养公婆的义务而没有赡养爹娘的义务。目前,农村养老、失业、就医等社会保障不健全,生女儿有后顾之忧,使人们萌生“生男向往”。   (四)现代医疗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