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马古道上喜洲商帮
茶马古道上喜洲商帮
喜洲商帮虽不足以同晋商、徽商等相提并论,但在西南地区,它曾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商业力量。清代后期,喜洲帮就和腾冲帮、鹤庆帮并称为“滇西三大商帮”,名扬茶马古道
前两年,央视播放过一则环保公益广告:一群白鹭在枝头嬉戏,树下是灰瓦白墙的民居,背景则是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旁白也很优美:“这是它们的家园,生命在这里繁衍,有个安宁的栖息之地,是快乐的,它们的树下是居民区和小学,可它们从未被打扰,当清晨来临,人们和鸟儿一起醒来。”广告让人看了怦然心动,去过喜洲的人还会脱口而出:“是喜洲!”——此情此景,唯喜洲才有。
千年古镇
喜洲,云南大理的一座千年古镇。放眼望去,苍山洱海之间,绿油油的沃野包围着密密麻麻的屋舍,到处是“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景色,广告中白鹭栖居的大榕树就在镇子入口处,上百只白鹭起起落落打打闹闹,近在咫尺的大丽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它们也置若罔闻,有时还会到邻居家串串门——大榕树紧挨着喜洲小学,古香古色的校舍其实是旧时的学堂。缥缈的香烟从小学对面的紫云山庙随风而来,朗朗书声中,白鹭们若有所思地立在飞檐翘角的屋顶上,或者在铺着青石板的校园里漫不经心地踱步,一切都恍如梦境——中国古人关于家园的梦境。
这个梦在喜洲做了上千年,至今不曾被打破、被吵醒。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时称“大厘”的喜洲就是一座繁华的市镇,称雄一方的南诏曾定都于此,在《南诏德化碑》中,它是“流波濯锦”的手工业发达之所,在《云南志》中,它是“邑居尤众”的人烟繁盛之地。“大理”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少有人知晓,“大理”正是由“大厘”演变而来,换言之,发源于喜洲。事实上,大理的千年梦华,特别是近代工商业,都同喜洲血脉相连。
1941年初冬,客居昆明的老舍几经辗转来到大理,看望从武汉西迁云南、落户喜洲的华中大学的老友。飘摇乱世中的车马劳顿显然让他疲惫不堪,看到如今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的洱海也觉得“像一条河,不成为景”。然而到了喜洲,老舍顿时眼前一亮:“喜洲镇却是个奇???。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在喜洲小住,所见所闻更是让这位年轻时留学英伦的作家赞叹不已:“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
时至今日,一座座韶华不再的深宅大院依旧让慕名到喜洲的游人啧啧称赞:随便走进哪户人家,不是“三坊一照壁”,就是“四合五天井”,不是门楼上遍布着石刻,就是房檐下饰满了木雕。主人们通常并不介意这些不请自来、东张西望的陌生人,有时还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指指点点地告诉来客,门前的牌坊寓意何在,堂前的牌匾又所从何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并不遥远的历史,那些茶马古道上马帮如织的岁月,那些喜洲商帮叱咤风云的往事。
茶马古道
喜洲当地最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既不是公共汽车,也不是出租车,而是马车。矮而结实的云南马拉着三排座的两轮车往返于镇子和周边村庄,它们在布满了昔日豪宅的老街上哒哒哒地跑过,这最为日常的一幕在都市来的游人眼中也饶有情趣,倘若了解喜洲的过去,还会觉得意味深长。喜洲镇上比比皆是的古民居,大多是当年喜洲商人建造的。中国商人似乎历来不乏传统,就像今天,在国内赚钱、到国外定居就渐成一项传统,但在过去,情形恰好相反,商人们普遍在外经商、回家置地建房,山西商人如此,故而有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安徽商人如此,故而有西递、宏村,喜洲商人亦如此。与晋商、徽商如出一辙,喜洲商人的原始资本也不是在家攒出来的,而是天南海北淘来的,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茶马古道。
在云南,历史上有无数城市与村庄、无数家族与家庭、无数兴衰沉浮与悲欢离合都同茶马古道息息相关。连接滇藏的古商道,今日被统称为“茶马古道”。与其说它是一条路,不如说是一张错综复杂的交通网,但主干非常清晰:从云南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丽江进入藏区,一路西行至拉萨,继而向南穿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尼泊尔、印度。它不但是中国西南最重要的古代贸易通道,也无疑是世界上风险最高、最具挑战性、最富传奇色彩的“淘金路”之一,沿途不但须克服高山险阻、激流大江、森林猛兽,还要面对盗贼、土匪、流寇的威胁,有人盆满钵满,也有人穷困潦倒,有人衣锦还乡,也有人客死他乡。
山间的盆地,云南人称“坝子”,它几近富庶、繁华的代名词,全省1400多个坝子加在一起也只占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1/3的耕地和2/3的人口,重要的城市无一不是建在坝子里。大理坝子不但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物产丰饶、人烟稠密更是出了名的,村庄星罗棋布、良田连绵不绝,尤以喜洲一带的地势最平、村庄最多、人口最稠,仅周城村就有1500多户、8300多人,周城也是全国最大的白族村庄。
然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