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铁军三线企业“文化寻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铁军三线企业“文化寻根”

西部铁军三线企业“文化寻根”   在三线建设的企业大军中,成功建设了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雕钢城、世界钒钛之都——攀枝花钢铁基地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溯本求源,探脉寻根,精心打造的“西部铁军”文化,在三线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在开采与挖掘的过程中,伴生出丰厚的文化富矿。中国十九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绩斐然,同时在文化领域的开拓创新同样令人折服,其首创的“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双核心管理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被誉为“三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   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196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建设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1965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国冶金工业战线的优秀人才汇聚七擒孟获的不毛之地,开始了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基地建设。1966年6月1日,中国十九冶在攀枝花应运而生,负责攀钢和矿山建设,以冶金指挥部体制统辖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对外称第二指挥部,代号为二号信箱。   攀枝花,南距昆明近四百公里,北距成都七百多公里,没有公路铁路,没有城市依托,山高谷深,乱石嶙峋。十九冶人在不毛之地扎下营盘,面对的是无路、无水、无电、无房的原始环境,头顶青天,脚踏荒山,激情豪迈,披荆斩棘,住的是干打垒,睡的是棒棒床,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瓢舀金沙江水,夜伴狼嚎入眠。1970年7月1日,攀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十九冶人以汗水和热血,以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在一块仅2.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依山水之势建成了举世闻名的象牙“微雕钢城”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钢铁基地。   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工业备战——建设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基地;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三线建设——首次西部大开发的国家使命;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钢铁技术研究——推动了世界钒钛资源的深度研究和利用。   几代十九冶人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炼铸了以自我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开拓创新为特质的文化基因,引领着中国十九冶成为一支作???过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威武之师,被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攀钢二期缓建,中国十九冶施工任务锐减,出现严重的窝工现象。随后的八年里,中国十九冶从辉煌巅峰步入发展谷底,渡过了“找米下锅”、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荡气回肠的壮歌。八年里,中国十九冶挤进重庆、打入广深、进军昆明、闯出国门,在不断开拓市场、求生存的发展道路上,文化的凝聚力和品牌的号召力得以彰显,同时也是中国十九冶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八年。这个过程中,不仅检验了文化的价值,更提升了文化魅力,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1986年复工的攀钢二期建设让中国十九冶再次步入发展的高峰,但随着工程的结束,攀枝花市场的局限性再次显现出来。于是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争取走出峡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十九冶毅然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二次创业”旅程。大战西南、勇闯华中、再入华东、抢滩华南……中国十九冶人以其特有的胆识和勇气在竞争中再次为企业发展夺得战略制高点,谱写了一曲酣畅淋漓的“出山入海”二次创业的壮歌。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搏击市场,中国十九冶在极度艰难中寻求生存空间。   “出山入海,二次创业”中的精神理念,既秉承了自己的红色传统,又在市场拼搏中总结出了市场导向的服务精神,体现了国家经济转型对国有企业机制转变的核心价值要求,是转型时期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1997年,国家再次对工业产业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冶金行业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致使基建投资减少,市场萎缩。经济大环境带来的风云骤变让许多三线企业猝不及防。苦心经营的攀钢市场“活水”源头断了,“出山入海”的市场尚未形成,此时的中国十九冶进入到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03年8月,我担任总经理,新一任领导班子面对濒临破产的状况,一方面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思路,一方面提振员工信心,大力倡导以“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新的理念,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奋战,完成总部北上成都、业务向沿海东进的“北上东进”战略,建立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市场核心”。   十年里,中国十九冶明确提出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建筑行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是施工队伍的竞争,而施工队伍的塑造和宣传必须依靠企业文化和品牌。因此,该公司加大对队伍文化和品牌的建设和总结,在对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的基础上,中国十九冶响亮地提出打造“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并将其作为一种战略予以实施。   “西部铁军”文化建设途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