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隆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与重点
化隆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与重点
摘 要:化隆县是青海省农业县之一,也是青海省油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化隆县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结合化隆县县情和特点,重点论述了化隆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与要点。
关键词:水利发展; “十二五”规划; 青海省化隆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46-02
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下称化隆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流域,属半干旱区,是一个山区为主的农业县,种植业相对集中。这里山高沟深、生态脆弱、地形破碎、干旱缺水,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大部分地区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群众贫困面大,广大地区因受技术、资金、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基本县情决定了水利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化隆县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编制化隆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化 隆县基本县情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南部,北面依山与平安、乐都、民和县相邻。南临黄河尖扎、循化县隔河相望,东与民和、西与贵德、湟中县接壤。全境东西最长约95.8公里,南北最宽约48.5公里,总面积2 740平方公里。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地处拉脊山东段南侧,黄河之北岸。县境北部由昆仑山之余脉八宝、马阴等山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而去,纵贯北部全境。南部为黄河河谷地区,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自北向南大幅度倾斜而下,在县境中部,由昂思多东到巴燕镇南,分布着由尕吾、尕加等山组成的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一排高山,形成巴燕、德加和拉曲三个小盆地。全境被大小16???沟道依势切割形成了一个山峦起伏、峡谷密布、山大沟深、沟壑纵横的复杂山区。全县山地丘陵面积2 607.8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5.18%;黄河河谷盆地132.1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82%。
依照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特征,全县大体上可相对分为四个地貌单元:(1)高山地带。也称土石山区,海拔3 200米以上,面积489.32平方公里,占全县的17.86%,主要分布在八宝、马阴等群山脊部,地面坡度大都在5—30度左右,气候寒冷,上部为部分裸露岩石风化破碎带和高山寒漠及草甸植被,顶部多为高山草甸和山地草甸植被,土质瘠薄,大多为牧场。(2)中山地带(脑山)。海拔2 850—3 200米,面积472.4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17.24%。山地坡度一般在5—30度之间,土层在0.5—1.0米以下,植被较好,覆盖率在50%—80%之间。海拔在3 200米以下的小于25度的缓坡,多垦为耕地,25度以上地区多为牧场,气候寒冷潮湿,水土流失轻微,适合农林牧综合发展。(3)沟壑丘陵地带(浅山)。海拔在2 250—2 850米之间,面积1 646.12平方公里,占全县的60.08%,坡度在10—30度左右,除峡谷和局部地段有第三纪变质岩及红板裸露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很厚的第四纪砂砾和坡积黄土。这里冲刷严重,地形破碎,丘陵起伏,沟壑密布,降雨径流小,气候温和而干燥,土地干旱而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化隆县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4)黄河河谷阶梯地带(川水)。海拔在1 890—2 250米之间,面积132.11方公里。这里为黄河冲积层阶地,地势平坦,土质基厚,气候温暖,水利条件好,是主要产粮和经济作物区。
化隆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1乡6镇,2个管委会。乡、镇下辖366个行政村。2010年全县人口24.58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2.76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人口密度90人/平方千米。境内聚居着回、汉、撒拉、藏、保安等12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12.43人,占总人口50.7%。
全县以种植业为主,牧业为副的农业县。农业分川水、浅山、脑山农耕区,全县总耕地面积53.9万亩,人均耕地2.4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青稞、豌豆、马铃薯等,已形成粮油、畜牧业、果品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全县完成各类作物播种面积53.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6.75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5.5万亩,种植蔬菜0.55万亩,种植其他作物1.15万亩。全县退耕还林12.5万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