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解决建议要点.docVIP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解决建议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解决建议要点.doc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解决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生计事业外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他们一般跟父母中的一个或者爷爷奶奶,甚至父母的其它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很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成长过程中更是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上的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跟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而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部分地方的调查显示和我自己了解的有关情况,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父母外出后,与自己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亲情缺失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 长时间的亲子分离使农村留守儿童失去情感和精神的依托,并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卑、冷漠、孤僻乃至偏激等不良心理情感状态。这是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导致其相关偏差行为的心理根源。 据对吉安市万安县204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查结果显示,行为退缩、感情脆弱、耐挫力差的留守儿童为64人占31.4%;对自己评价偏低并伴有不安、失望等不良情感体验的为50人占24.5%;办事刻板,谨小慎微,自我封闭的为27人占13.2%;虚荣心强,过分自我中心,喜欢诋毁他人的为15人占7.4%;易激惹,具有较多攻击性行为的为10人占4.9%。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农村留守学生的比率已经超过80%。 另外以我自己的一小学同学为例也可以说明这点:小学时有一孙姓同学,在他5岁时其母亲外出打工就再没回来,而其父忙于生计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他性格孤僻,不愿跟同学玩、交流,在学校里显得很是另类。 (二)监管不到位与父母金钱、物质补偿导致的行为失范 在很多人的眼里,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有着较多不良行为习惯的群体。祖辈监管的无力与不到位,加上父母由于情感亏欠而在物质、金钱等方面的补偿行为,导致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乱花钱、摆阔、浪费、攀比,以及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等行为,少数留守儿童甚至不时出现偷盗和打架斗殴等违规、违纪行为。 根据赣州市全南县的调查,该县农村留守儿童中,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占总数的82%,由叔伯姑舅姨等照料的占总数的10%,另由哥哥姐姐照料的占5%,寄养在朋友邻居家中的占3%。该县的调查同时显示,31%的农村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15%的人有过偷盗他人钱物、破坏公物以及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另据莲花县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较好行为习惯的留守儿童为3657人占总数的38%,行为习惯一般的为3830人占总数的40%,行为习惯较差的为2138人,占总数的22%。 (三)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父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而学校因各种条件限制,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力不从心,同时也缺少和学生家庭的交流。种种原因导致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滑坡,厌学逃学、沉迷网络、自暴自弃等行为频发。其中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受父母等周围人群影响,从小就崇尚“打工赚钱”的短期行为而产生“读书无用”思想。 根据吉安市的统计,2005年小学毕业考试中,该市总分在120分以下(满分200分)的农村留守学生为15391人,占全市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0.88%;同年初中升学考试中,总分在408分以下(满分680分)的农村留守学生为7814人,占全市初中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2.59%。 在我住的村子里有这么一个小孩,在其刚出生不久其母亲经介绍外出打工,而其父又是那种没文化、没父爱的人,从不管孩子的学习生活,对他几乎是不闻不问。后来这只有10来岁的小孩逃学旷课,跟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吃烟喝酒、偷鸡摸狗,还数次被拘留教育。 (四)疏于照顾,人生安全被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少防范意识,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极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