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设计要求 a. 维持适宜反应温度,确保优化确定的转化率、选择性和空速。避免催化剂烧结,关键是移走反应热,避免飞温。 b. 使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大 c. 结构简单,便于装卸 b.列管等温反应器 管中填充催化剂,管外以沸水冷却 优点:可调节蒸汽压力控制壳程温度,径向温度均匀,循环气量小,节能 缺点:由于管内外传热温差小,所需传热面大;催化剂装在数千根管内,触媒装填量只占反应器总体积的30%;投资大。 水蒸汽 O2 天然气 压缩 脱硫 水蒸汽转化 二次转化反应 甲醇产品 合成甲醇工艺 脱碳 变换反应 二、催化剂 (1)作用 不改变反应平衡,只改变反应速度,降低反应过程活化能,降低温度压力(设备投资降低)。 (2)考核指标 活性、选择性、操作条件、寿命、抗毒性、成本 1.化学组成 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2.结构 比表面、孔结构、晶型、表面性质 3.制备工艺 共沉淀、浸渍、离子交换、机械混合等 (3)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 活化 新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热处理,以疏松结构,调整活性物质相互状态,调变活性组分的原子形态。 条件:温度、气氛、空速、时间 (4)活化与再生 再生方法: 结焦再生:空气、水 氧化还原型催化剂:在一定气氛下再氧化、还原 再 生 烧结催化剂,结构变化 活性组分流失、挥发 中毒 结焦 活性下降原因 热失活 热失活 永久性失活 重金属吸附中毒 工业常用过渡金属做加氢催化剂 1、金属催化剂:Ni、Pd、Pt 。 常用载体:氧化铝、硅胶、硅藻土。 优点:活性高,低温性能好。 缺点:易中毒,对原料中杂质要求高。如 S、 As、P、N、Cl等。 2、骨架催化剂:将活性重金属和Al或Si制成合金,再以NaOH溶液浸渍合金, 除去其中部分Al或Si得到活性金属骨架。即为骨架催化剂。 如骨架镍、骨架钴、骨架铜等。骨架镍含镍40-50%,活性很高,强度高。 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活性比金属催化剂差,需较高温度。为提高热稳定性,常加Cr2O3、MoO3等。 主要有MoO3、Cr2O3、ZnO、 CuO等。即可单独用,又可混用,且其活性比单用好。 4、金属硫化物催化剂:MoS2、WS2、Ni2S3等。其特点是抗毒性好,但活性低,需高温反应。 5、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多为贵重金属Ru、Rh、Pd等的络合物。 优点: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缓和。 缺点:反应为均相进行,催化剂分离难。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催化剂回收显得非常重要。 主要是加氢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不同,活化难易程度不同。加氢时受到空间障碍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不同等都影响到加氢反应速率。 三、作用物的结构与反应速度 烯烃加氢。乙烯加氢反应速率最快,丙烯次之,随着取代基的增加,反应速率下降,对非共轭的二烯烃加氢,无取代基双键首先加氢。 (1)不饱和键加氢 而共轭双烯烃则先加一分子氢后,双烯烃变成单烯烃,然后再加一分子氢转化为相应的烷烃。 烯烃加氢反应速度顺序: (2)芳烃加氢 芳烃加氢取代基越多,加氢反应越慢。 (3)各种不同烃类加氢反应能力比较 r烯烃 r炔烃; r烯烃 r芳烃 ; r二烯烃 r烯烃 r炔烃 r二烯烃 r烯烃 r芳烃 在同一催化剂上加氢 单独加氢: 共同存在: 醛、酮、酸、酯 醇 加氢能力:醛酮,酯酸 醇和酚氢解为水和烃较慢,需较高温度。 (4)含氧化合物加氢 (5)含氮化合物加氢 -CN,-NO2 -NH2 加氢 加氢 指加氢过程有裂解,产生小分子混合物。 酸、酯、醇、烷基芳烃加氢时可产生氢解。 (6)氢解 有机硫化物在钼酸钻催化剂作用下因其硫化物的结构不同,其氢解速率有显著的差异,其顺序为: 1.同一化合物有2个可加氢官能团:不同官能团处加氢 如: (7)选择性加氢 2.催化体系中有多个加氢物质:个别或几个物质加氢 如:裂解汽油加氢 3.炔烃或二烯烃加氢:加氢深度不同 四.动力学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