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
历史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更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受社会上重理轻文的观念的影响,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各种其他因素的干扰,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普遍对历史学科不重视,这就造成了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是低起点,学生连起码的历史基础知识都遗忘殆尽,好些的也是仅有些零星的、片面的、模糊不清的的知识,离教学大纲的最基本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说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科能力了。现状如此,一时也难以彻底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教师就可以忽视自己的教学,作为中学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另辟蹊径,在课时不足,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成教学和育人的任务,这正是一个成功的历史教师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以课堂教学为主,谈谈如何加强历史课的教与学。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追求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每一个成功的或者富有经验的老师,都不会千篇一律、有固定模式地开始新的课程。他们常常根据课堂内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导言和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原来分散的注意力在短时间之内就被吸引到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中来。如《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一节,就可以先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请学生观察非洲和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国家版图有什么区别,然后设问:为什么出现平直德国界线?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果循因找出非洲政治地图的形成过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造成悬念,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股主动探索的内聚力,时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讲述《清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节,不妨利用刚播放过的电视剧《康熙大帝》入题,用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有没有看过?哪位看过的同学讲一讲?在学生议论和讲述剧中残章片断的时候,注意及时发现文学与史学的不同之处,抓住时机设问“历史上的康熙真的是这样吗?”把兴奋中的学生拉回课堂。这样教师便可以在学生的兴趣与疑惑中完成“传道”与“解惑”的任务。讲述《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教材导入,引发学生用附近到处可见的“左公柳”,引出“左宗棠”,由对左宗棠其人的评价,激起学生要知道左宗棠与本乡本土的历史渊源的欲望。由学生亲切的、熟悉的家乡谈起,更易于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从导入新课就激发起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因此能保持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认识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现象是纷繁复杂、五彩纷呈的,历史事件貌似各自独立,支离破碎,其实他们都是相互密切联系,浑然一体的,他们不仅有自身固有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和周围事件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高处入手,广处着眼,通过启发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本质上的联系,从而认识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比如《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衰》一节,就可以设计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型,采取谈话、设问、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围绕“为什么拿破仑上台?”、“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等核心问题,展示法国在18世纪末的历史大环境及其拿破仑的个人生涯,使学生理解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时势与个人之间的偶然而又必然的关系,从而从本质上把握个人与历史进程的关系;同样,针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衰亡,也可以围绕“法兰西为什么能盛极一时?”、“为什么有迅速衰亡?”的讨论性话题,启发学生从法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入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非正义,客观积极性与主观反动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判断事件性质和分析历史事件作用的能力。教师只要精心地设计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科能力的不断提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就不必要刻意去培养什么能力了。
三、重视课堂巩固与小结,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加强历史的整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历史课需要教“活”,但不能教“乱”,活而不乱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做到线索明了、主次清楚、纲举目张。课堂教学过程中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保证学生的思路一条线,如何把比较分散的知识点教学系统化,这就使课堂小结显得非常重要。课堂小结的方法也是不一而足的,但同样不可千篇一律,以防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由于疲劳兴趣减免而影响效果。巩固小结中常见的方法是归纳法,可以使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系统化,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和所有教学环节一样,这里也需要多变的方法使学生保持兴趣和思维的积极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进出口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收取材料.doc
- 跨境人民币业务出口退税相关政策.doc
- 12315消费维权网络.doc
- 12315工商百事通目录.doc
-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 课件.ppt
- 2009年山东省郓城县小学教师远程研修.doc
- (财务会计个人作业).doc
- 说明书 No _ EA03-M02作成部门 : 生产运营1队.ppt
- 第十二章 消费税.ppt
- 2007世界文明瑰宝_大英博物馆250年收藏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