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总结课件2015中考-.pptVIP

《鱼我所欲也》复习总结课件2015中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2015·云南)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2015·辽阳模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2015·锦州模拟)“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2015·鞍山模拟)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鱼和熊掌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万钟(丰厚的俸禄)的取舍。 5.(2012·兰州)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6.(2015·营口模拟)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 示例:有必要。孟子的“义”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7.(2015·大连模拟)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示例: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8.(2013·黔西南)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很多,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如:①鲁迅先生,用过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②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正义。 一、(2008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末 页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末 页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1分) 答案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译对“是”“已”1分, 译对大意1分。共2分)  末 页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答案   (2)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叫作丧失了自己的本性。(译对“本心”1分, 译对大意1分。共2分)   3. 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