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望主妇》经典片尾中多模态隐喻
《绝望主妇》经典片尾中多模态隐喻
[摘 要]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早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多模态隐喻概念的提出,(Forceville,1998),隐喻研究也不再单一,对影视作品中的隐喻进行多模态研究也就成为必然。全美收视冠军《绝望主妇》如今已经热播到第八季,无数观众赞叹其经典的片尾设计以及画外音。因此,本文以《绝望主妇》经典片尾的画外音与场景设计结合方式为切入点,考察其多模态隐喻的构建机制,阐释多模态隐喻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绝望主妇》;多模态隐喻;意象组合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革命悄然发生,其结果就是在公共交流中,以语言为主的单模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种全新的多模态的形式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Kress,2000:182)因此,对自然话语进行多模态研究已经成为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只是以语言符号为依托进行的隐喻研究显然也是不全面的。因此,隐喻研究也必然要从传统的单一的文学领域拓展到多模态平台,扩散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漫画、广告、影视、摄影、绘画等。
一、多模态隐喻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媒研究学者Forceville(1998)将隐喻分为两种,即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顾名思义,前者指的是源域和目标域仅用一种模态表征隐喻意义;典型的单模态隐喻有语言隐喻、图像或视觉隐喻。后者指的是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来表征的隐喻,这些方式包括:书面语、口语、图像、音乐和手势等。(1998: 383-400)比如, 对于英文文本句子“He is a snake in the grass(他是草丛中的一条蛇)”而言,它显然只是一个文本单模态隐喻;但是,如果这个隐喻以一段视频画面形式出现,描述一个人在黑夜中潜行,偷袭路人,抢劫钱物,同时配以“a snake in the grass(草丛中的一条蛇)”的画外音,那么这就成为一个既包含视觉模态又包含听觉模态的多模态隐喻。不难发现,其实这种多模态隐喻形式早就被广泛应用在了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各种视觉文化领域,旨在强化人的感知,增强感染力,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只是由于以前科学技术的局???,很少有人从多模态角度进行分析;如今随着数字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二、《绝望主妇》中的经典片尾——多模态隐喻的完美诠释
《绝望主妇》是美国ABC公司出品的一部反映女性现实生活的电视剧,自2004年开播至今已经成功播出将近八季,连创美国ABC公司周日收视率的新高。该剧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其所展现的丰富的生活场景、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典型的美式幽默,更是其意味深长的片尾。剧中的Mary为了保护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自杀,死后的她从“天堂的视角”洞悉着紫藤巷所发生的一切……每集片尾都以她轻松诙谐的画外音,配合独特的场景,时而富有人生哲理,时而充满悬念,又时而让人满怀期待……画外音娓娓道来,字字珠玑,寓意深刻;配合画外音出现的场景设计既独特又多变,发人深省。两者相结合,把多模态隐喻的艺术效果发挥到了极致,有力地增加了该剧的内在气质,展现了创作者独特的个性标签,使整部作品具有更加迷人的魅力。
三、《绝望主妇》经典片尾中的意象组合形式和多模态隐喻构建形成 《绝望主妇》中的经典片尾通常将不同的意象(主要包括图像和画外音)加以组合来表达含义,强化感知。纵观该剧七季140多集的片尾,意象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线索式意象组合、对比式意象组合和罗列式意象组合。创作者运用各种拍摄剪辑技巧,把画外音和图像场景融为一体的同时,突出某一要素,使之引人注目、出人意料或者发人深省。
(一)线索式意象组合
经典片尾一的画外音译文:“当真相很丑陋的时候,人们想方设法来掩盖它。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被发现的话,后果相当严重。所以他们用严实的墙来遮蔽它;或把真相关在紧闭的门后;或用聪明的伪装使它们变得朦胧。但不管真相多么丑陋,它们总会浮现,那些我们关心的人最后还是会受到伤害;而另外一些人却为他们的痛苦而快乐。这才是最丑陋的事实。”(第2季21集)
谭卫国(2007)认为,根据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从画外音的文本分析来看,这段文字应该属于半隐性隐喻,因为在这段语篇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无论喻体“严实的墙”“紧闭的门”还是“聪明的伪装”……都是用来比喻那些掩盖真相的东西。配合画外音,场景设计以“火”作为线索来喻示“真相”。一会儿熊熊大火被挡在墙外,一会儿被关在门后,一会儿又用美丽的鲜花来遮掩旺盛的火苗……但无论是哪种情景,大火依然肆虐,寓意“真相总会浮现”。
经典片尾二的画外音译文:“每随风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