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脚踏三县边陲秘境.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脚踏三县边陲秘境

一脚踏三县边陲秘境   丰盛古镇既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于宋代建场,明清时期兴盛,自古是巴县声名远扬的“长寿之乡”,算下来古镇已有千年历史。除了悠久历史所积淀下的深厚文化内涵,丰盛古镇还拥有“三潮水”、“响石”、“12级瀑布”、“出鱼洞”及“地下潮河水倒流”等绝妙自然景观。   深山古镇“犹抱琵琶半遮面”   酉阳的龚滩古镇、秀山的洪安古镇、潼南的双江古镇、北碚的偏岩古镇……这些古镇的大名重庆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同为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丰盛古镇却未被大多数人或更多人了解,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曾听闻丰盛古镇水青山秀并多长寿老者,便引得我想去这人杰地灵的古镇一窥究竟。   恰逢周末,自南坪坐上去东温泉的大巴那刻起,一趟古镇之旅就此开始。   丰盛古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离重庆市区约50余公里。巴南、南川、涪陵三个市区在此交汇,东与涪陵区增福乡、南川区太平场镇接壤,南邻东温泉镇,北连双河口镇,西靠长江南岸木洞镇,“一脚踏三县”一说便形象而客观地阐明了古镇的地理位置。   去往丰盛还需在五布换乘,一路上都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有些路段右边即为千米山崖,让人不由心生惶恐;幸运的是车开得缓而稳,山林间的景色虽变幻莫测却又十分清秀,加上路边一些当地人在售卖蜜柚,淡淡柚香时不时飘入车内,使人紧绷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   旁边恰好坐了一位古镇上的女教师,车窗外偶尔会闪过几座古老的房屋,瓦片屋顶与木制屋檐在迷雾中时隐时现。她便告诉我,其中有些屋子已经建有百年。在旧时,丰盛交运便利,场口众多,明清时便设立通往南川、贵州、涪陵等地的关卡,也因此带动了丰盛的发展;丰盛周边的山势多险峻嵯峨,便成为入镇的一道天生屏障,山中多有山寨,目前还有铁瓦寨、冠山寨、老鸦寨、三元寨、天平寨、共山寨等十多个古寨遗迹尚存。古镇中及周边山中也有古寺庙,如紫云寺、云香寺、法主寺等,数量达17座之多,一些古寺至今香火依然。而站在铁瓦寨所处的山顶,东观朝阳西望睡佛也成为丰盛古镇周边一景。遗憾的是我这趟旅途已经错过了日出的时刻,只能在脑中假想那一轮红日从响水湖边突破暮霭缓慢升起的美妙景象。   从五布发车,到达丰盛古镇需长达一小时的车程,古镇犹如世外桃源在我心中的神秘感随着每一次山路的转弯而增添。女教师口中的明清古建筑、碉楼、宅院等吊足了人的胃口,好不容易看到“丰盛欢迎您”的木制标识,却被告知还要再向内走一段路程。   最终客车缓缓停下,我便匆忙下车,迫不及待地去一览丰盛风景。   “第一旱码头”美誉的古镇街道   停车处位于古镇新建街道处,经当地人指点,作为保护及旅游资源的明清时代古街道和建筑区距此不过百来米。   据清乾隆年间《巴县志》记载:“丰盛乡,世称峰门,位平原众阜之中,大镇也”,场镇兴于明清。旧时丰盛古镇是通往南川、贵州、涪陵的重要驿站,人来人往,车马不绝。与重庆及周边靠水运码头而发展起的市镇不同,丰盛古镇依靠的是所处的优越陆运地理位置而成为货物的集散和物流中心,也因此获得了古今“第一旱码头”的美誉。   青石板铺路,木制穿斗夹壁房屋,古镇建筑特色彰显无遗。现存的明清时代古街道还有寿字街、江西街、半边街、书院街等,其中东西走向的十字街与南北走向的江西街交汇在“十字口”,丰盛的历史上,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频繁,人来熙往,远近闻名;由此向西南20多米处就是通往南川、贵州的南川场口,现在还保存有明清时设立的关卡的遗迹。只是此刻,今非昔比,十字口显得安静而沉默,除了皮鞋踏在青石板路上的“嗒、嗒”声,便是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站在十字口,遥望被山头遮蔽的南川场口,不禁使人追忆起古镇那段繁荣岁月。   街道两旁多是一至三层商铺,老茶馆、打铁铺、编织铺、老式理发店、秤铺……铁秤铺老板满手的老茧与伤痕告诉我们,他从事这一行业已经几十年,当问到电子秤占据市场的今天,手工杆秤还有没有市场的时候,他沉默片刻后一直强调:“秤很准,绝对没得问题的”。许多居民就是这样依然沿用古老的手段从事着古老的谋生行当。   既精美又大气的私人宅院   商铺后多为居民的四合院等,旧时丰盛经济繁荣,镇上多富有乡绅建造四合院并建有碉楼,其中又以现存的十全堂、一品殿和曾义堂最为出名。   十全堂为民国初期丰盛古镇上最富有的绅士刘祝山的府邸。刘祝山当年辛苦经营,早在民国初期便成为古镇最富有的绅士,十全堂建造精致,宏大气派。鼎盛之时,刘祝山购得良田千亩,雇佣的仆人达几百人。而且与我们观念中的富豪地主不同,相传刘祝山发家不忘本,古镇上多条青石板路都是由他出资并牵头找人铺修而成。   位于书院街东北面的一品殿是由三个四合院呈“品”字型排列组合,院内还有川渝式碉楼一座。而曾义堂又名曾家大院,也是旧时古镇富有绅士人家的宅院,距其不满50米处就是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