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雏军资本市场“莽夫”
                    顾雏军资本市场“莽夫”
    从一个叱咤于资本市场中的明星企业家沦落为难见天日的阶下之囚,人生的大起大落与大喜大悲远超顾雏军的想象,也不能不令这个昔日的资本枭扼腕长叹。但有所不同的是,走出监牢的顾雏军并没有像国内中场折戟的许多商界大佬们那样选择遁形匿迹或者归隐山林,而是声嘶力竭地扯起了喊冤翻案的大旗,其直指数位高官的犀利之剑令人愕然。同时,作为一个镌刻着时代标签的风云人物,顾雏军升腾与陨落的悲情故事也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留下了一串意味深长的注脚。
  时代的“弄潮儿”
  像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一样,作为家中长子的顾雏军试图通过自己努力以跳出农门的欲望在进入成年后变得愈发强烈,而高考制度的恢复则为顾雏军提供了彻底改写人生命运的一次机会。由于平时特别喜欢看书学习,而且数学成绩好,在仅仅复习备战了两个星期后,18岁的顾雏军就加入到了“文革”后第一批高考生的浩荡队伍中,并最终在全公社37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当时还是重点大学的江苏工学院(今江苏大学的前身)。
  按照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顾雏军作为优秀生完全能够留校继续深造,而且学校已经将其圈进了留校生的名单。然而,因为一件小事,顾雏军在临近毕业时与班长大吵起来,并当着众人的面抽了班长的两个耳光,顾雏军也因此抽走了自己留校的可能。不过,最终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的是,顾雏军竟然以优秀成绩考取了天津大学,成为当时江苏工学院本科毕业班内唯一一位考入外校的研究生。
  相比于大学本科而言,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的三年研究生学习过程在顾雏军看来更具成就与挑战感。这不仅仅是因为研究生毕业之后顾雏军顺利地留在了天津大学,更因为在读硕期间经常顶撞自己的导师,甚至在与人交谈中顾雏军也毫不谦虚地放出自己的成果“导师能看懂一半就算不错了”的狂言。当然,作为可以让自己高傲的注脚,顾雏军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工作的第4个年头就写出了一篇后来被称为“顾氏理论”的著名论文,并在一家英美专业杂志《能源》上发表,紧随其后,顾雏军对外宣布自己发明了一种名为“格林柯尔”的制冷剂,并引来了学界关注的目光。
  “顾氏理论”也称“热力循环理论”,是指在循环的制冷空调系统中利用超多元混合工质,可以使冰箱、空调以及热流体发电系统节电增效。超出顾雏军本人想象的是,《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同时刊发文章对“顾氏理论”进行了旗帜鲜明地正面评点,顾雏军一时名声大噪,并很快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热循环专家。不过,“顾氏理论”却遭到了全国数名业内专家学者的炮轰与质疑,顾雏军的导师甚至公开撰文将其称为“伪理论”,从而导致了顾雏军与导师的彻底反目。
  当时,全球舆论已经开始反思气候变暖,并将问题归咎于空调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众多国家为此还签订《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控制氯氟化碳和其他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消费量。而“顾氏理论”的焦点正是一种能替代氟利昂的热力循环节能新技术,可谓是有的放矢。很快,“顾氏理论“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国家环保总局将格林柯尔制冷剂批准为环保实用技术推荐产品,海南、湖北及天津等省市将顾雏军的产品作为无氟首选替代品。
  舆论的鼓噪和官方的哄抬已经很难让还是讲师职称的顾雏军在大学实验室中继续安坐下来。1990年,顾雏军携带着主打环保牌的格林柯尔制冷剂跳入商海,创办了一家注册资金为10万元的小公司,与此同时,顾雏军还在英国成立了名为格林柯尔的首家个人全资公司,专门推销他的节能技术。第二年,顾雏军在广东惠州创办了一家空调工厂,生产名为“小康”的空调。随后的三年,小康空调火了一把,顾雏军从中至少赚了1个亿,这也是”顾氏理论”为顾雏军创造的第一桶金。
  然而,正在“小康”空调热卖之时,其压缩机存在的明显缺陷被惠州市技术监督局揪了出来,小康牌空调由此也被确定为质量不合格产品,同时顾雏军的厂子也被无情查封。虽然后来顾雏军将技术监督局告上了法院,但面对着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和债主蜂拥上门讨债的窘境,顾雏军最终选择了逃避——转战英国,之后拓展至美国。
  三年之后再度转身回国并斥资5000万美元在天津建立的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是顾雏军建成的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应当说当时的家电行业由于长期的恶性价格竞争几乎无利可图,国内许多制造商不是转向代工,就是纷纷选择退出。不仅如此,当时格林柯尔的许多元老级人物已经预感到中国地产业的巨变和即将到来的暴富机会,竭力主张格林柯尔公司投资北京的房地产业,但很快遭到顾雏军的否决。看得出,顾雏军二次扎进家电行业,就是因心中无法割舍的“制冷情结”。
  事实上,在夯实了天津格林柯尔公司不久之后,顾雏军还在北京和深圳成立格林柯尔工程公司,并最终将版图扩展至了湖北和海南等地。循着顾雏军的预期,2000年格林柯尔登陆香港创业板,成功融资5.46亿元。上市当年,格林柯尔宣布实现利润2.69亿元,营业收入在过去3年里增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