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俞振飞书卷气暨书法艺术
俞振飞书卷气暨书法艺术
抗战之前,在大学里开课,讲授昆曲演唱与欣赏的主要是吴梅,先后担任过三个大学的教授,其次,即是比较年轻的俞振飞,在上海暨南大学开过昆曲演唱与欣赏的课。
俞振飞在生活上,在舞台上,都是充满书卷气,这和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首先,他在摇篮中听的催眠曲便是他父亲俞粟庐唱的昆曲。再说,他的戏不是在戏曲科班中学的,而是在生活条件比较优裕的家庭中养成的爱好,当然和科班出身的表演艺术家有所不同。在大学里讲课,更使他的书卷气有所丰富、充实。
那么,什么是书卷气呢?古人认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是求学、求知的重要途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书卷气者,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便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俞振飞从一名昆曲票友发展成一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其过程十分值得重视,既不是什么戏曲班的班主或戏院老板的聘请,也不是观众的怂恿,而是已经成名的梅兰芳、程砚秋这两位扮演旦角的表演艺术家的诚恳邀请。为什么梅兰芳、程砚秋如此对俞振飞青睐有嘉?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俞振飞特有的或者说较浓厚的书卷气,认为他们演出《游园·惊梦》的杜丽娘,最理想的扮演柳梦梅的角色便是俞振飞。所以他们终于说服了俞振飞,俞振飞下海了。
应该说,也有不少表演艺术家在书卷气这方面作过努力,但是俞振飞有得天独厚之处,他的书卷气如上所述,既是在家庭环境中所养成,又有后来本人的努力以及大学讲课的经历,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形成了他这方面的优势。
文化的范畴很广泛,文化底蕴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如果对司马迁、班固甚有研究,如果对莎士比亚、易卜生精通,当然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但和昆曲的距离比较远。《游园·惊梦》所唱的南北曲,原是和唐诗、宋词一脉相承的文学与音乐密切结合的艺术式样,因此,他的书卷气对他的艺术实践能直接发生激活的作用。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戏曲从业人员被称为艺人,甚至加以侮辱,称为“戏子”,社会地位和新文艺工作者相差悬殊。绝大部分人为了生活才走进戏曲圈。俞振飞生活既不困难,而且在大学执教,他之所以被动地走上昆曲舞台,实际上也是书卷气有以致之。他认为梅兰芳、程砚秋对他的理解、赏识非同一般,为之感动。他视梅、程为知己、知音。古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甚至说:“士为知己者死”。俞振飞正是在心态上有了重大变化,于是从一名票友、大学教师而逐步发展成一代昆曲大师。
他扮演莫稽一类角色不一定光彩夺目,但演出《游园·惊梦》的柳梦梅却非常成功,因为柳梦梅是汤显祖悉心经营的充满书卷气的人物,不仅表现在《游园·惊梦》中是如此,随后《拾画·叫画》中的柳梦梅身上的书卷气更为浓烈,似乎是为俞振飞量体裁衣般专门设计的角色。
至于后来他以《太白醉写》最为称著,更是书卷气的厚积薄发。明代《牡丹亭》问世以后,《游园·惊梦》很快成为演出频率最高的剧目,也就是说昆曲舞台上的杜丽娘、柳梦梅难以数计。而吴世美《惊鸿记》一直比较受冷落,屠隆的《彩毫记》也是如此。原因很简单,要演好狂放豪迈的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李白并非易事,对俞振飞来说,由于他的书卷气得天独厚,虽然仍有难度,要跨越这一台阶则比较容易一些,于是进行了尝试,通过不断的实践,成了他的代表作,成了昆曲经典。
我曾有一篇长文,专门探讨《太白醉写》的特殊成就,这里不再重复。单举其中一点例证:他整出戏演出过程中的三次大笑,笑得那么有层次、有节奏、有内涵,决不是出之于偶然得到的灵感,他对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没有透彻的体会他笑不出来,也不可能获得轰动的效果。
可以说,他认定李白《清平调三首》并不是歌颂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而是用似是而非的曲笔加以讥讽的。否则的话,“云雨巫山枉断肠”作何解呢?如果李隆基、杨玉环彼此恩爱非凡,何必“断肠”呢?只能解释为比李隆基年轻二十八岁的杨玉环并未感到幸福,而是仍在思念原来的丈夫,唐明皇的儿子寿王,所以为被侵占而“断肠”。但是“断肠”对事实无补,无法改变现状,所以“枉断肠”了。而他也认定“可怜飞燕倚新妆”是讥讽杨贵妃是穿了新妆的赵飞燕,祸国殃民的罪人。
正因为李太白此时此刻已经醉了,胆子也格外大了,或者说根本不考虑后果了,或者说他估计李隆基是聪敏人,即使发现了他李太白不太恭顺,也不会予以惩办,因为这样一来,李隆基自己扫自己的兴,也下不了台。因此,他最后笑得肆无忌惮。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俞振飞的书卷气。以研究昆曲折子戏而著称的戏曲史理论家陆萼庭认为《太白醉写》正是由于俞振飞的提炼加工,成了舞台上的保留剧目。俞振飞的李白,在昆曲史上前无古人,到目前为止,也未发现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来者,更不必说能超越他的来者了。
吹腔《贩马记》何以成为他的代表作,成为京、昆都常演的剧目,俞振飞另有其外人难以明白的奥秘。此戏主要情节为李桂枝为其父李奇平反冤狱,而李桂枝之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