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首个“寓言大市”幕后故事
全国首个“寓言大市”幕后故事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名片”。在全国首个被授予“寓言大市”的浙南瑞安,活跃着一大批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与共和国同呼吸、共成长的180多位寓言作家。2007年首届全国校园寓言童话大赛中,总共781名获奖者中瑞安占563人:历届我国寓言创作研究最高奖“金骆驼奖”,瑞安先后有5人上榜;近年来,这里还涌现了全国第一部童话寓言、第一篇校园寓言、第一本戏剧寓言、第一篇科幻寓言,正式出版儿童文学和寓言创作专著30多部。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笔者慕名专程探访那些默默奉献才智、勤劳创作耕耘的浙南“寓言作家群”――
经典名篇《小马过河》出自瑞安乡村教师之手
“一匹小马要过河,但它不知道河水有多深,于是就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我趟着就过去了.小马又去问松鼠,松鼠说:河水很深,上次差点把我冲走。最后,小马跑到河边,自己试着往前趟,这才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自己完全可以渡过去……”
寓言《小马过河》从1957年开始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历经50多年,成为更新率很高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半个世纪的寓言《小马过河》,给一代又一代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数十年来,这篇寓言还被翻译成15种语言在国外传播。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作者原来是瑞安的一位乡村教师――彭文席。
去年5月中旬的某天午后,笔者在瑞安人民医院住院大楼16层病房见到彭老先生。眼前这位精神矍铄、讷于言辞的老人看起来朴实憨厚,皮肤黝黑,时而露出些许腼腆的笑容,他悄悄透露:“前几年,这篇名篇还差点被当作是外国人写的呢!”197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作品《小马过河》荣膺一等奖。然而,组委会却三番五次找不到这篇寓言的作者。有人看过《小马过河》的英文版,怀疑这只是篇译文而已。幸运的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处求证无果后,又根据线索找到《新少年报》编辑部,他们历经艰辛,细心寻找,上上下下翻阅了20多年前的文章索引和作品原稿,最终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居然是一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乡村教师彭文席。
“活到80多岁了,我可是第一次住进医院呢!”彭老告诉笔者,他高中毕业后便在家乡瑞安村的莘塍小学教书。1955年他刚好29岁,业余时间创作了《小马过河》,写完后贴上邮票投寄到上海的《新少年报》编辑部。“这是我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没有刻意酝酿,当时也是灵感突发,随手写在一张夹讲义的备课纸上。”年逾八旬的彭老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然而就在《小马过河》发表后不久,他就因为家庭关系复杂而回家种田。一夜之间彭文席陷入了困顿,而他的《小马过河》却一炮走红。“想不到报社寄来的4本书,让我意外渡过了一个难关。”当时,回家种田的彭文席无法为自己的儿子交足学费,幸亏校领导看到这4本根据《小马过河》改编出版的画册,也迷上了这个生动寓言,主动要求用画册来抵学费,彭的儿子这才得以继续上学。
1957年,《小马过河》首次入选北京市所编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不久以后入选全国通用的小学教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瑞安当地一位有30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向笔者介绍,《小马过河》如今编排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里,像它一样能够50多年一直入选教材的文章非常少见。“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地小学教材所选文章并无作者署名,《小马过河》虽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然而作者彭文席却被渐渐遗忘。”在这21年间彭文席仍在田头劳作,日子过得非常清苦。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他意外收到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的获奖通知,这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获了奖。“从那以后,我坐在家中便不断收到《小马过河》的稿费单,平均一年有十几张,有些还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外国寄来的。”迄今为止,《小马过河》被翻译成15种语言,在海内外影响也不小。“国外寄来的稿费一般是50美元,国内的大概两三百元。”去年,彭老还收到一封来自香港教育部门的信函,希望能和彭老签订授权协议,将《小马过河》编入当地的中文教材。因为《小马过河》,彭老在瑞安成为不大不小的“明星”。然而就在去年5月27日,彭老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4岁。
一对为孩子们辛勤写作
40年的“寓言伉俪”
在老伴洪善新的心目中,丈夫张鹤鸣永远是忙碌的。他曾是瑞安越剧团的编剧兼团长,当过瑞安市文联主席,即使退休后依然忙着自己的“寓言事业”。他们是既是师生,又是夫妻,也是相互支持、携手风雨辛勤创作数十年的“寓言伉俪”。今年夫妻俩正好结婚40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62年,张鹤鸣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瑞安中学,担任初中部的语文教师。温文儒雅的他充满理想和朝气,两年后因为教学表现突出,被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