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境教学法古诗文英译课一种尝试
意境教学法古诗文英译课一种尝试
摘 要: 由于中国古诗文的独特性,在英译课中,要让学生既进入文化内核之中,又完成跨文化的翻译,就必须在语境中实现虚实结合。本文提出意境教学法,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教师的引导,给学生一个人文性的文化平台,让他们在文化理解中完成个性化的学习。
关键词: 古诗文英译课 意境教学法 营造意境
在大学课堂上,古诗文英译课面临着双重困难,一是一名译者,在将浸透着传统意蕴的古诗文转入另一种文化语境时,往往感到力难从心,只可勉力而为;二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面对知识深度及文化理解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大学生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起课堂教学,让学生既能进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境,又能在文化跨境中完成语言的对换。换言之,译与教的双重困境如何破解,成为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论思考,我们特提出意境教学法。
一、知识与语境:古诗文翻译与教学中的困境
中国古诗文以其雅致深奥而闻名于世,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人来说,要完全读懂它很有难度,要翻译好更非易事;而既要基本译出,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更是难上加难。而在这些困难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译者”和“教者”一身二任的教师,如何将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语际转换,准确而不走样地贯彻为课堂上的具体内容,从而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准确理解古诗文是翻译的基础,细究起来,其最难处不是词语的解释,而是如何把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即使可以从词句上得到对号入座般的字典式了解,也未必就理解了诗文的真正内涵或全部意蕴。换言之,不确定性和多指性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除了一些简明的单向叙事作品外,大多在背后传达着各种言外之意。古诗文更像一幅幅写意画,如果仅从字面上加以理解,就往往难入字背。试想,在一幅写意画面前,谁能说他马上就理解了那山水后面的深刻蕴意呢?而这种品读中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一些古诗词甚至只能持欣赏的态度,任何的言说都无法代替,因为很难把原作中所有的元素都准确呈现、表达出来。
在这种知识理解及翻译过程中,三个问题最为棘手:一是“言外之意”如何传达,二是隐晦之词如何翻译,三是语言的色彩如何把握。
先看第一种,以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一诗为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许渊冲教授这样译道:
Last night red candles burned low in the bridal room,
At dawn she’ll kowtow to new parents with the groom.
She whispers to him after touching up her face:
“Have I painted my brows with fashionable grace?”
(许渊冲, 1988: 311)
从字面上来说,许译似无可挑剔,但问题是,此诗写的并不是小嫁娘的情绪,诗题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是朱庆余科考之后向水部尚书张籍探询自身前途的一首诗,是在委婉地问:“我是否高中?皇家作为‘公婆’是否看得上我这个‘小媳妇’?”整首诗都是隐喻风格。如果仅看字面上的英译,就无法体会出这种情绪,当然,这种工作可以通过加注的办法加以说明,但是,这里的第三人称似应改为第一人称,因为这是诗人的自道自拟,自比女人是那时文人的惯用手法,不以第一人称,那种“新嫁娘”式的忐忑无法表达。
朱诗的言外之意稍加琢磨即可领会,但有些古诗文其具体意义如何,至今尚言人人殊。如李商隐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名句,有三种译法:
其一:
Tears that are pearls, in ocean moonlight streaming:/Jade mists the sun distils from sapphire Sward.
其二:
Moonlight in the blue sea, pearls shedding tears. /In the warm sun the jade in the blue fields engendering smoke-
其三:
The moon is full on the vast sea, a tear on the pearl. /On Blue Mountain the sun warms, a smoke issues from the jade.
翁显良先生批评道:“何以见得(一)泪即珠,珠即泪?(二)明珠洒泪,(三)一颗珠上一滴泪。也都说实了,反而不美。”按照翁先生的意见:“这样的作品,如果要翻译,只好以隐对隐。……以不解为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