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有生理体验即是最好共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怀民有生理体验即是最好共鸣

林怀民有生理体验即是最好共鸣   “每个舞蹈都是一支狂热的温度表,一张心灵的活动图。”   踱步的脚尖在地面打着谈话的节奏,亦步亦趋,急转、漫流。      精神矍铄、德高望重的“现代舞之母”玛莎?格雷厄姆经常在帷幕垂落时径自走到台前,身着饰有圆金属片的土耳其式长衫,显得永不衰老,且庄重文雅。此时四座便会惊起,伴随雷鸣般的欢呼之声。她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每个舞蹈都是一支狂热的温度表,一张心灵的活动图。”而同样喜欢在帷幕垂落时径自走到台前为你测量温度与指示方向的,还有现在站在我眼前63岁的林怀民。精神矍铄、德高望重两个词也是极为适合用来描述他的,一身黑衣、黑裤、黑皮鞋,对比之下更突出了他的鹤发与童颜。思考时双手习惯地托在胸前,踱步的脚尖却在地面打出着谈话的节奏,亦步亦趋,急转、漫流。这不像采访,更像是一场舞蹈程序的形成经过。   对台湾地区艺术文化耳熟能详的人不会不知道“云门”,了解云门舞集这个舞蹈团体的人又都无法漠视这个团队的灵魂――编舞大师林怀民。就像舞评家称赞的:“若要开列一份被当今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东方艺术家名单,我想,在最前面的几个名字中,一定有林怀民”。连台湾娱乐节目主持人蔡康永也说过,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在这个古怪的时代显得很奇特,“他是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缺货清单”。   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舞之蹈之。”舞蹈是抒发到极致的人体语言,不用开口,观者可自行领略全部含义与感动。在所有的舞类当中,云门相传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37年前,弃文从舞的林怀民从《吕氏春秋》里取出这无可名状的两个字,作为自己创立的舞团的名字。它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所有华语社会的第一个现代舞团。如今将近不惑之年的“云门”已成为重量级的国际舞团,而林怀民也已站到了63岁的门槛上。但看他仍旧虚怀若谷,侃侃而谈的样子,你会感叹时光如何在他身上流转。   不仅感叹,也常常集体感动,于是云门的演出往往要多次谢幕,你可见谢幕几十回观众仍旧泪流满面掌声不断的场面?这也许就是《纽约时报》中所描述的云门以“一种思想打败另一种思想”的快感。     ??林怀民在舞台之外的烟瘾蛮大,他说那是他的修行。除此以外,他对印度也上瘾。林怀民去了9次,每次都到菩提树下坐一坐,披着袈裟,双目轻合,“就好像回家一样,有时在寺庙里安静地住上几天,看到世界各地的人来做他们的崇拜和修行。”这才让他想很多,关于人生的无常,关于生老病死。   上瘾的事太多,还有“云门”自一开始就有的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烙印和舞踏方式。无论是他早期的编舞《白蛇传》、《红楼梦》,还是后来的《行草1》、《行草2》、《狂草》、《水月》,都有一套迥异于传统专业舞团的训练方式。“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在林怀民看来,“云门”的语言就是“完全用传统训练出来的身体在重新创造”。打坐、太极、书法等,看云门排练会非常有趣,一会儿讲芭蕾,一会儿讲运气、穴道之类的,“我们抛开程序,用这样的身体来阐释一种新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在《行草》演出之前林怀民持续让他的舞者学书法,并不是期望他们变成名家,而是教他们如何运气。“我们的演出最重要的不是叙事性的、不是抒情式的,甚至不是视觉性的,而是学会怎么感染观众,怎么和观众交换能量。”林怀民认真地解释着。   如今,有人开始诟病起他的“瘾”,诟病起他烙在云门上的那幅不变的中国印。而他表情轻松,语言自如,态度依旧随和。他本是不安于室的人,怎会一直重复?“我喜欢每天看到不一样的太阳,但如果我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了,我就不想做了。”林怀民希望舞团一直走下去,作品不重要,也许都会蒸发掉,但他喜欢让舞者去调息、打太极、做拳术。“说不定新时代的编舞者根本不要这些,那我也应该尊重他们。”      林怀民曾以《红楼梦》和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等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编舞,这不足为奇。1970年,23岁的林怀民到美国爱荷华大学读的便是文学系,用英文写小说是他那时的乐趣,《文学季刊》、《现代文学》也曾是他那时的圣经。蜚短流长40年,现在的他更擅长做的,是以更深层次的文化入舞:比如书法。“想到书法,令我感动”,林怀民多少还是有些动容。怎样让书法与舞蹈结合,这个问题,尽管林怀民想了20多年。   在《行草三部曲》成形之前,他常常去故宫用三四十分钟只看一幅字。也因此前后三部都备受国际舞评赞誉。林怀民说:“我很喜欢王羲之的奉桔帖,也喜欢苏东坡的寒食帖,喜欢张旭的行草,也喜欢怀素的狂草。这些都是创作《行草》三部曲的灵感来源。”   从2001年起开始由书法美学汲取灵感编排《行草》的过程中,他发现,尽管风格各有千秋,历代书家都同样以专注的精力,飞墨行“舞”,字里行间,尽是书家运气的留痕,“像王羲之的字,是那样的有魔力,就如同在欣赏昆曲一般,大方和妩媚,仿佛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