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鲁迅友情岁月等.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与鲁迅友情岁月等

胡适与鲁迅友情岁月等   胡适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两位巨星,他们的关系,我想用“双峰对峙,两水分流”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胡适与鲁迅虽同为民国文坛上的不朽人物,但是由于政治和人为的因素,使二人成了文坛上东西互立的两面大旗,也使人们产生了胡适与鲁迅两不相容的错觉。其实,胡适与鲁迅这对“双峰对峙,两水分流”的旗手级人物之间,也曾有过一段“蜜月”般的友谊。   鲁迅曾帮胡适考证《西游记》作者   胡适与鲁迅最早相识应于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当时,鲁迅的老乡、《新青年》的编辑之一钱玄同经常到鲁迅的住处,将《新青年》拿给他看,并希望他能写点文章。鲁迅从《新青年》杂志上,读到了不少胡适的文章,尤其是在读了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对其文学革命的气魄和胆识十分敬佩。   随后,胡适、鲁迅及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都成为了《新青年》的撰稿人,再加上胡适归国后,常住北京,同住一座城市的三个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学创作精神与工作环境,因此,彼此往来频繁,友谊日深,尤其是胡适与鲁迅。尽管鲁迅比胡适年长十岁,但鲁迅对胡适一直都很尊重,每次去信都必称“适之先生”。他们不仅谈论学术问题,也谈论政治问题,甚至连生活中的琐事也互相托付。   《新青年》时代,鲁迅和胡适都有专著出版,二人经常通信,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互相借鉴。1921年,胡适作《西游记序》时,对《西游记》的原作者胡适不能确定,只说是明朝中叶以后的一位无名的小说家。为帮其考证作者,鲁迅多方搜集资料,并抄寄了很多关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资料给胡适。1922年8月14日,鲁迅抄录了满满五页纸的《西游记》作者事迹给胡适,并对各种版本的说法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注释。对于这些,在胡适遗留在北京的日记里也得到了印证,胡适在这天的日记里写道:“豫材送来关于《西游记》的材料五纸,信两纸,一并粘在下面。现在录奉五纸。”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鲁迅处处留心关于《西游记》的资料,一旦发现就寄给胡适。1924年1月5日,“下午寄胡适之信并文稿一篇,《西???补记》两本”。   对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鲁迅也一再指出胡适的考证“最有力”,对旧红学的各种谬误“已历证其失”。他还特别赞扬胡适对曹雪芹生平的考定,说过去人们多不知道曹雪芹是何等样人,“现经胡适之先生的考证,我们可以知道大概了”。同时,鲁迅对于胡适的文学功底与文采也都大加赞扬,鲁迅曾谦虚地说,“有《红楼》、《水浒》(此两书的序均由胡适所作)等新序在前”,自己就不敢再写序言   胡适对鲁迅也极为尊重并十分信任。胡适治学严谨,所收书籍大都为“孤本秘籍”,因而不轻示于人,更少借予他人。1922年6月,他得到了一部光绪年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的《京尘杂录》,其中有《品花宝鉴》。鲁迅讲小说史正需要这方面的材料,当他向胡适提出想要借阅一下时,从不轻易借书与人的胡适慨然允诺,把这“宝书”及其他一些他认为会对鲁迅有所帮助的书都借给了鲁迅。同时,二人还互赠写成的书稿和已出版的著作。如1923年4月17日,胡适之“赠鲁迅《西游记考证》一本”;1923年12月22日,鲁迅“赠玄同、幼鱼、矛尘、适之《小说史略》各一本”;1924年6月2日,鲁迅“夜得胡适之信并赠《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及《中国文学》各一本”。   二人政见的不同其实并没有影响到二人的友谊   胡适与鲁迅也在一起谈论政治,而这也正是当今部分学者划分二人“阶级属性”的最有力证据。1921年1月3日,鲁迅在收到胡适关于《新青年》杂志是否要谈论政治问题的来信时,当天就复了信,针对胡适主张的《新青年》只谈文学不谈政治的主张,鲁迅说:“至于发表新宣言说明不谈政治,我却以为不必,这固然小半在‘不示人以弱’,其实则凡新青年同仁所作的作品,无论如何宣言,官场总是头疼,不会优容的。”当今部分学者据此臆断二人此后便水火不相容了。其实,二人政见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到二人的友谊。   从现存的鲁迅和胡适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二人关系飞速发展的时期正是在1921年到1924年6月。实际上,胡适所说的在《新青年》上不谈政治,只是一个倡议而已,《新青年》始终都没有脱离谈论政治的轨道。   胡适与鲁迅的友谊还表现在日常的琐事当中。胡适在考证《水浒传》时,尚未见到百二十回本的《忠义水浒全书》,鲁迅在朋友处找到了这部书,并为其以四十五元的低价代购了这部书。时隔两月之后,胡适才将书钱寄给鲁迅。鲁迅欲出版著作,也多次找胡适帮忙。胡适甚至对鲁迅的家务事也极为关心,就在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关系闹僵后,胡适还在1927年5月写信给周作人,婉转地劝说兄弟和好。   在这段“蜜月”期中,鲁迅对胡适赞誉有加。鲁迅说:“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我佩服陈胡”。认为胡适的文章“警辟之至,大快人心”!而胡适也认为,五四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