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霍尔顿成长悲剧内在因素.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霍尔顿成长悲剧内在因素

解读霍尔顿成长悲剧内在因素   著名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遁世”作家D.J.塞林格于1951年创作的。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男孩的故事。他名叫霍尔顿,被学校开除了,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都市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不敢贸然回家。由于深陷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最终彻底崩溃了,被送进精神病院。小说以霍尔顿在精神病院独白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他精神崩溃的全过程,生动地刻画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曲线,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沌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霍尔顿那种没有明确的反抗目的,自我颓废的叛逆者形象,是当时青少年的典型代表, 不仅代表了那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也是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写照。20世纪50年代, 这部小说使很多精神空虚、感情淡漠的美国人为之倾倒,在大中学校的学生中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家长和教师也把该小说视为必读书目。国内很多学者把这部小说看成是一部批判美国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学者一般采用传统的社会历史分析法,从外在的客观环境着眼,揭示美国社会的虚伪、堕落与冷酷对主人公霍尔顿成长悲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霍尔顿走向悲剧的心路历程,探讨主人公霍尔顿悲剧的内在成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这篇旷世之作的社会意义。   一 、与时代发展相悖的颓废者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战后物质生产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巅峰期,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进入中产阶级人数也激增。美国率先进入了以服务业为经济支柱的“后工业文明”时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各种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消费生活成为主导。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呈现出荒原般的景象:贫瘠、空虚。有些青年人以消极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他们吸毒、酗酒、赌博、群居等,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 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以及作者塞林格,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出生在富足家庭的霍尔顿,生活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时代,会主观认为这是生活的自然状态,因此不知道珍惜,也没有去追求的热望。在主观上,霍尔顿缺乏勤奋上进的斗志,更??意享受安逸自在。这也为他后来的迷惘、颓废到彻底崩溃埋下了伏笔,成为这个悲剧人物出现最根本的内在原因。   二、 缺乏自制力的败家子   霍尔顿厌恶这个世界,总是认为父母叫他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买辆“混账凯迪拉克”。他更讨厌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而自己却挥霍无度,花钱如流水,如小说中所说,他在大约两个星期里就花掉了一个国王的收入,他有了钱不是花掉就是扔掉。 这些都足以证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更糟糕的是,16岁的霍尔顿已经是个大烟鬼,一天里就抽了整整三包烟,以致最后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了,他还在不停地抽。他讨厌别人谈论酒和女人,自己却抽烟、酗酒、恋美色,还满口脏活 “他妈的,混账”。在纽约流浪的几天时间里,他住小客栈,逛夜总会,百无聊赖地在电影院里打发时光,还不知不觉地交上了妓女朋友。应该说他骨子里的东西是纯洁的干净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但是他的行为却与内心不一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制力,或者说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管理的意志品质。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定位自己,丝毫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面对家庭与社会,他缺乏一个青少年应有的面对世界的热情,愿意去改变世界的冲动与勇气,更谈不上有人生的规划,对人生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梦想。霍尔顿的悲剧人生,并不是外部环境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而是他自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向自己投了降。   三、不肯付出努力的“富二代”的代表   霍尔顿之所以走向悲剧,最初应该是源于学业的失败。霍尔顿不愿意读书,也不求进取,却喜欢追求刺激,玩世不恭。对学校里的一切他全都讨厌透顶,连续四次被学校开除,最后一次是因为五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而被开除。然而他却没有感到丝毫愧疚, 他认为老师父母要他读书学习,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这里,霍尔顿表现出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人生观。表面上他在与社会上的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做对,实际上是在为他好逸恶劳,不肯付出努力的实质在做掩护。   霍尔顿生活在西方所谓的文明世界,却向往东方哲学,渴望自己的生活富于伟大的哲学意义以及道德意义,他希望把人性从邪恶之中拯救出来。长大成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有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除了他,附近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他的工作就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他就把他捉住,他整天就干这事,不想做任何其他事情,他只想当个“麦田守望者”。从本质上说,霍尔顿是善良的,愿意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但是站在悬崖边空等的守望者,无异于一个稻草人,恐怕等小孩子跑到了悬崖边,或是两个一起跑到悬崖边时,他只能是束手无策。即使他能做了麦田守望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