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时跟踪检测:(十)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时跟踪检测:(十)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时跟踪检测:(十)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 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其中处最可能是(  ) A.傩戏 B.南戏 C.杂剧 D.昆曲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酬神”、“巫唱”可判断最有可能是傩戏。 2.《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观赏元宵灯会,但见:“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其名称是(  ) A.坊市 B.勾栏 C.舞坛 D.瓦舍 解析:选D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产生。 3.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 B.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 C.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D.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 解析:选C 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 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解析:选A 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像白话文一样,A项最符合题意。 5. 读右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③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 A.皮影戏      B.南戏 C.杂剧 D.京剧 解析:选C 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南戏产生于两宋时期浙江温州一带,符合地区④,故B项错误;杂剧产生于元代北方,且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与地区③相符,故C项正确;京剧产生于清朝北京地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方干预明初杂剧演出,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明初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只能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这体现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服务,故B项正确。 7.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相继到京城献艺,徽戏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徽戏吸取的地方戏的是(  ) A.秦腔         B.昆曲 C.汉调 D.黄梅戏 解析:选D 徽班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 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解析:选B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戏剧本身就是艺术,是经过加工的,不能看做历史的如实反映,所以A、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二说说京剧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艺术在我国戏剧史中的地位。(5分) 解析:第(1)(2)问可从材料中概括。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①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②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③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④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2)昆腔,京腔,湖北汉调,西皮调。 (3)京剧被誉为“国粹”,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