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文下册第8课《宋词二首》课件长春版.pptVIP

2018七年级文下册第8课《宋词二首》课件长春版.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七年级文下册第8课《宋词二首》课件长春版

* 宋词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宋词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诗词。 2、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及意境,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词人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临川(今属 江西)人。十四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累官至宰相。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被后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珠玉词》,今存140首。 李清照 (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派词人 ,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文学常识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 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音调慷慨激昂,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等。 高效预习 背诵并默写《浣溪沙》、《如梦令》 小组研习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作者用“新”和“旧”有什么含义?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分析《浣溪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如梦令》中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习展示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作者用“新”和“旧”有什么含义? 作者用“新”“旧”对比,表明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得感叹。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3、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分析《浣溪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4、《如梦令》中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中描绘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