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购房者

【购房者“自愚”心态分析】   除了开发商用涨价、缺房挑逗着购房者的情绪之外,购房者的急迫与盲目,反过来也助涨着开发商的嚣张。在这   样的胶着中,不少购房者已经迷失了方向:房子该不该买,自己也糊涂了。 买房派:   恐慌型:现场提价两万,买家也买单   一位在一线接触客户的操盘人分析,由于目前在售楼盘有限,每当市民看房,发现新盘几乎卖得差不多,只剩五六套时,他们就会着急,并认为既然别人都喜欢这个楼盘,那么这房子肯定不错,迅速下单。开发商利用这样的心理,会控制每次的货量,甚至在尾货销售的时候,多次提价,促进买家入市。“最离谱是有一次,一位客户在现场在计价,正准备签约的时候,被告知当场提价两万块,把那个客户气坏了,不过最后居然也下单了。因为看准了就买,就算去其他楼盘也一样是涨价涨得厉害”,该操盘人说。 状态:离线 注册时间:2011-02-17 最后登录:2011-04-02 帖子:168条 帖子汇总 积分:2072 照片:30张 论坛等级:初级会员 财富等级:一穷二白 银币:0枚 财宝箱: 门派: ?疯狂型:追涨心理远远超过想象   上周,某楼盘开盘,曹小姐只花了半个小时就买下了一套房。交了定金之后,她才发现这笔房债将是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层、单价5878元/平方米,总价66万多元。曹小姐怎么算,也没算出好办法来敷衍每月的高额房贷。   这半年来她一直很慌,周围的人都在买房,“朋友和开发商都说还要涨价”。在“还要涨价”的巨大恐怖中,曹小姐连自己能否承担房贷的风险都没办法考虑了。   记者调查发现,购房者追涨心态非常严重。大部分人都唯恐下半年继续涨价。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也一直在马不停蹄地看房,以换掉她现在的住房。她向记者表示了她的担忧。她认为,国内一线城市涨价太厉害了,二线城市慢慢就会受到影响。比如杭州,也是二线城市,房价涨得惊人。风水轮流转,总会轮到武汉的。   除了担心房价之外,另一部分人担心通货膨胀。“如果下半年通货膨胀,钱换成房子总要保值一些吧。”黄小姐表示她并不清楚通货膨胀到底有什么后果,但听大家都说钱将会不值钱了,所以跟风买房。至于通胀真正来了她会不会失业而断供,房子实际仍然会跌价,她都没考虑。 观望派   买和不买都闹心   “买和不买都闹心啊”,准买家小梁夫妇最近准备将自己的小两房换成三房,最好是带有套间,因为小宝宝即将在明年出生。正是如此,小梁夫妇几乎每个周末都跑去看楼,看了一轮下来,不是超过了资金预算,就是产品不喜欢。最最闹心的是,本来圈定了一批想购买的物业,几乎每个星期都收到了涨价的消息。“想等一等再说,看哪一个优惠多一点,谁知道开发商像商量好了一样,都没有什么大优惠”。小梁夫妇说,房价让他们下不了决心,肚子里的小宝宝又让他们要赶紧下定决心,真是矛盾焦灼得要命啊。 状态:离线 注册时间:2011-02-17 最后登录:2011-04-02 帖子:168条 帖子汇总 积分:2072 照片:30张 论坛等级:初级会员 财富等级:一穷二白 银币:0枚 财宝箱: 门派: 等等再说   前年毕业工作的小李最近有些郁闷。去年,他打算在市区购买一套房子。中心一套房子,78万、均价8000多元/平方米,这让他颇为动心。但当时政策频频出现,楼市的不明朗让他打起了退堂鼓。“还是再等等吧,现在都没多少人买房,还不如再等两天,说不定价格又降下来了呢。”小杨选择观望,暂时搁置了购房计划。   然而,今年初,再次敲定了购房计划的他在准备买房的时候,发现80万左右的预算基本上很难再买到类似的房子,同地段的房子已经涨到了1万元/平方米以上,小杨傻了眼,反正买也买不起,小杨打算,干脆等等再说。 别信广告忽悠买前要查证 四大案例学会谨慎购房   购房者在买房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陷阱和纠纷,办证难、延期交房、物业公司乱收费、二手房中介违规等等让购房者头疼不已。记者近日收集了一些案例,希望购房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避开这些陷阱。 1、虚假广告:忽悠你没商量   为了更好地吸引购房者,一些楼盘的广告设计者们经常会给楼盘穿上精美的外衣,创意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市场上不少购房者就被这样的广告忽悠过。   这些年房地产投诉之所以位列投诉榜前列,楼盘宣传与实际不符是其主要原因。广告是购房者获取房屋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直接影响购房者的选择。目前一些开发商使用虚假广告,其实都是开发商想多蒙几个人“买票进场”出的歪点子罢了。而一些中介机构利用媒体及散页、墙体广告大肆宣传与实际不相符的内容,误导消费者。这大大损害了购买者的利益。   目前房地产虚假广告投诉中,99%存在取证难的问题。房地产项目的交易额较大,广告的影响力强,广告中出现虚假、误导以及其他违法问题,其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作为消费者,购房时要提前保存证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