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长城
专题·长城
初二语文
主讲教师:张璇
欣赏图片:
1.
2.
3.
4.
5.
6.
7.
8.
9.
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来中国旅游不去长城就像是去巴黎没参观埃菲尔铁塔,去埃及没游览金字塔一样不可思议。
你了解长城吗?提到长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一、长城的历史
长城在英文中写作The Great Wall,意为伟大的城。
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陕、晋、内蒙古、北京,东至鸭绿江畔辽宁丹东虎山南麓,绵亘13400里,守护大半个中国,乃世界工程史上无双奇迹。
始建于春秋战国,续建于秦,再建于明,穿越了漫长的历史,见证着中华民族不可穷竭的生命力。
“长城” 的词汇含义
“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文献,系指齐、燕等国建于其边界的防御工程而言。
汉代人所说的“长城”,则专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此后的历史文献中所说的“长城”,皆是泛指前朝及本朝所修的边防工事。
迄至今日,“长城”一词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长城是针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狭义的长城,则特指中国北方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万里长城。
“长城” 概念的转变过程
起初只是一道军事防御工程的实体。
从南朝刘宋政权时起,“万里长城”已成为了保国卫疆将士的借喻,具有了军事上的象征意义。
近代以来,在西方人的眼里,长城成为中国古代军事与战争的化身。
1933年爆发的长城抗战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广为传唱,更使古老的长城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力量传统的象征。
长城的军事价值
对于许多非专业的人士来说,“长城”一词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只是一道连绵不断的高大墙体。
实际上,作为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长城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道路、粮秣武库等诸多军事设施和生活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综合功能并与大量长期驻屯军队相配合的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的交流功用
《汉书·匈奴传》记录了长城内外人民“往来长城下”的积极气氛。
长城的关口所在,都变成会聚之所,交流程度的强化使这些地方突显出来。
比如作为长城关口的“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各有名称。如云:南京罗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
修筑长城的波浪式发展
从公元前7——6世纪的春秋时代开始,直至公元17世纪的明朝末年,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两千余年。
春秋战国时代是长城的初建期,此时的长城可以分为各诸侯国相互防范及秦、赵、燕三国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而建的长城两大类。
秦始皇与汉武帝两位巨人掀起了长城修建史上的前两次高潮,为支持对匈奴的战争,在东起辽东,西至罗布泊的辽阔北疆,出现了两条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
东汉至两晋时期战乱频仍,长城修建间歇。
北朝诸政权又为长城的修建制造了一个高潮,直到隋代,还数次修缮旧有的长城。
但自唐、五代、宋、辽的数百年间,长城的修建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女真人所建的金朝曾费70年之功,把长城的修造第4次推向高潮。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广大,大漠南北大部归其所有,没有修长城之必要。
明朝因为一直面临着北方瓦剌、鞑靼及女真的威胁,所以在其277年的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忙于长城的修筑。
最后的高潮
明代这条中国古史上费时最久的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止嘉峪关旁,是横亘在中国北方的第三条万里长城,它以其最为浩大的工程量,最为先进的构筑技术和最为完善的防御体系,把古代长城的修建推至最后的也是最高的潮头。
康熙皇帝停止修建长城
1691年,古北口总兵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康熙的上谕是这样写的:“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工程的特点
历朝历代构筑长城的基本原则可以用“因地制宜,据险制塞”八个字来概括。
所谓因地制宜,一是指巧妙地根据所在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二是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材质为建筑材料。所谓据险置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御敌而言。
例证1
敦煌玉门关附近的西汉长城现存墙体系用流沙、散石、红柳或芦苇筑成。
这里没有黄土和石材,只出产流沙和小石子,而附近的沼泽地中则生长有芦苇和红柳。
汉人筑城时以流沙、石子和芦苇等物掺和,层层上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不等,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3米多。
工程的协调
历代长城的修筑,都是采用分区、分片、分段包干的办法来完成的。主要是依靠军队和民夫。
秦朝在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击败匈奴之后,以部队为主力修筑长城。当然秦始皇还从长城沿线强征了大量民工,后又在长城沿线设置12个郡,承担维修长城和防守的重任。
汉代在修建河西长城时,由武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云新南航空公司acars系统培训.ppt VIP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87814.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教案 第11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docx VIP
- 大众蔚领保养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设计.doc VIP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pptx VIP
- 2026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pptx VIP
- 冯唐成事心法读书札记.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课件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ppt VIP
文档评论(0)